如何通過構筑高質量、綠色生態且富含人文內涵的公園生態景觀系統,傳承彰顯蘇式生活美學,讓老百姓推窗見綠、開門入園,感受轉角遇見美的幸福?市政協委員、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副局長周達帶來了《關于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建設蘇州特色“公園城市”的建議》。
作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公園城市”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城市發展始終,著力推動生態生活生產相宜、自然形態社會人文相融,既是一個城市生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的基礎。周達委員提出,要深化江南自然特質底蘊,強化藍綠空間在生態碳匯功能上的效能,把綠水青山作為第一優勢,全面推進綠道建設工程,全面營造一個生機盎然且韌性的自然生態系統,使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與濕地、林帶、山脈無縫銜接,共同構建“園林里、太湖邊、水鄉情”的蘇州特色公園城市。
圍繞優化生態環境景觀質量,周達委員建議,持續實施“見縫插綠”,提升城市公園綠地總面積,優化公園空間布局,編織出獨具特色、高品位的公共空間網絡,展現城市蓬勃綠色風貌。同時,將蘇州園林植物造景文化延伸至城市街頭綠地,制定蘇式特色花境建設方案,推出季節性游賞方案,以豐富市民的文化活動內容和吸引更多游客觀光。“希望市民在工作學習之余走向戶外,享受綠色生活,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周達委員認為,應堅持以人為本理念,積極推進老舊公園的改造升級,強化“城園融合”,提升城市公園、自然公園的運維水平,增加豐富的戶外休閑體驗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