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奔流不息。浪花拍岸,風云激蕩。長江之畔,既有波瀾壯闊的豪邁,又有靜水流深的厚實,豪邁與靈動共生,孕育出常熟經開區的獨特氣質。
10月31日,常熟經開區舉辦“虞深筑夢 共贏未來”深圳招商推介會。一批產業和科創項目簽約落地,江蘇省聲學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與深思實驗室,常熟經開控股與深創投集團、深高新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進一步推動政產學研深度合作和產業鏈協同發展。
今年以來,常熟經開區牢固樹立“拼經濟、抓項目、促發展”的鮮明導向,堅持以大抓項目的扎實成效,厚植經濟增長的強勢動能。前三季度,區域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9%;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工業投資增長12.7%。6個省重大項目、19個蘇州市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36億元的28個重點項目簽約落地……
聲浪此起彼伏,項目高潮迭起。這樣的常熟經開區有著扛起發展“頂梁柱”的覺悟。如何在新一輪產業科技發展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剖析發展內涵,常熟經開區的發展之道“軟硬兼施”“剛柔并濟”:硬在產業、項目,柔在創新、服務。常熟經開區將剛性與柔性跨界耦合,這是對“進”和“穩”的準確指引,奮力交出區域發展的高質量答卷。
產業升級:增量拓展與存量提升的攻守之道
項目興則產業興,企業強則經濟強。深諳此理的常熟經開區始終把抓項目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主引擎,圍繞蘇州市“1030”產業體系、常熟市“3+5+2+N”重點產業,立足自身“2+4+N”產業方向,全力招大引強、招新引優,今年以來引進了總投資30億元的中瑞科技智能通信模組、總投資20億元的深海能源輸送用特種管道及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離岸智算中心等生產性服務業項目,以及總投資3億元的3D打印設備總部項目和船舶動力定位系統研發及生產制造基地等科創項目……
在緊抓增量拓展的同時,常熟經開區堅持把存量提升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看新勢力掀起“新質革命”鍛造“創新競爭力”——
專注于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發和生產的仁爍光能在光伏行業掀起了一場“新質革命”,連續7次創造鈣鈦礦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申請核心專利60余件,關鍵技術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看老品牌布局“全新賽道”實現“老樹發新枝”——
總投資13.5億元的常熟市龍騰新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由江蘇龍騰特鋼集團有限公司控股。正在建設中的新項目可實現“壓鑄一體化”模架用鋼的均質性,產品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用鋼、海洋風力發電能源工程用鋼及高端船舶用鋼。
兩家企業,一個是新勢力,一個是老品牌。不一樣的方向,不一樣的引力,卻指向同樣精彩的未來,更折射出常熟經開區產業發展的攻守轉換之道。
常熟市委常委,常熟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陳國棟說:“堅持增資擴產和招商引資并重,注重以新興產業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傳統產業帶動新興產業招大引強,全力做優存量、做大增量,推動產業和科技招商提質增效。”
單打獨斗,各項目各顯神通,上演精彩對決。
抱團發展,產業鏈協同發力,實現百花齊放。
常熟經開區用心呵護存量企業發展,著眼產業鏈精準對接、供應鏈暢通循環,積極為區內企業“牽線搭橋”,全力營造一種大家庭般的“氛圍感”。
不久前,常熟經開區舉行區內鋼材應用產業鏈協作對接活動,18家重點企業參加,熱切交流,攜手促進鋼材及相關應用產業合作與升級。
這是常熟經開區“伙伴計劃”的首次線下活動。通過“伙伴計劃”,常熟經開區引導重點企業開展“引薦招商、增資擴產、功能疊加、利潤再投資”。積極為區內企業搭建交流合作新平臺,推動汽車、裝備、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鏈對接,強化本地協作配套,優化供應鏈體系。
動能培育:產業招商與項目建設的并駕齊驅
堅持“項目為王”,就是爭分奪秒,緊抓快干,全方位推動,全周期發力,全要素保障,一切圍繞項目轉。
常熟經開區抓項目的執著,體現在拼招商的干勁——
9月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的誓師,吹響了沖刺“全年進”目標的號角。常熟經開區堅持領導帶頭外出“敲門招商”,實行招商全員“掛圖作戰”,推進產業、科技招商公司市場化轉型、專業化運行,繪制產業鏈圖譜,緊盯龍頭型項目,精心策劃一批招商推介活動,高效捕捉項目信息,全力拼搶總投資超50億元、30億元、20億元等重大項目落地,加快布局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常熟經開區抓項目的韌性,還體現在建項目的“趕”勁——
走進華域視覺過渡廠房的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的生產場景。作為國內市占率最高的自主車燈供應商,華域視覺公司總經理吳曉群介紹:“近年來,視覺產品伴隨著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逐步拓展到光學電子產品領域,華域視覺始終在技術上引領汽車視覺行業的發展。”該項目新建廠房預計于2025年三季度建成并逐步啟用,全部投產后公司年銷售額將達到70億元。
常熟經開區的另一個2024年省重大項目——耐世特智能轉向系統項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拼搶建設中,預計12月整個項目可正式投產。耐世特汽車系統(常熟)有限公司由全球汽車轉向行業龍頭耐世特汽車系統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設立,常熟項目是耐世特全球最大的單體工廠,全部達產后預計年產智能轉向系統150萬套,年銷售額超50億元。
坐落在蘇州·中國聲谷片區的聲谷科創中心作為聲谷科技產業園的重要載體,開工建設以來,通過科學制定方案、優化施工節點、引入BIM技術等系列措施,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整個工期較原計劃提前了7個月。截至目前,總建筑面積12.9萬平方米的一期11幢單體建筑即將竣工驗收,總建筑面積14.3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正加緊基礎施工,奮力打造集“研發生產、檢測服務、展示應用、創新孵化”于一體的聲學先進科技制造功能區。
環境優化:企業獲得感與歸屬感的詩意循環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是海德格爾對于人所共同向往的理想生活環境的描述。
10月18日,常熟經開區重點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12個合計總投資超62億元的重點項目集中落地,項目既有生產制造類,又有科創服務類,涵蓋綠色智能汽車、智能海工裝備、算力服務、汽車檢驗檢測等多個細分領域。在嘉賓發言環節,大家不約而同表達了選擇這片土地的理由。概括起來說,他們都在這里找到了“詩意”。
詩意里的“安心”,來自面對急難愁盼時及時到位的幫助——
“管道之間的法蘭墊片你們還得檢查一遍,還有進泵的進出口管線……”9月18日,在長興特殊材料(蘇州)有限公司的化學品罐區,常熟經開區工作人員一邊檢查,一邊指導企業全面排查安全隱患,最大程度減小臺風“貝碧嘉”給企業安全生產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秩序。
詩意里的“舒心”,來自沒有后顧之憂的全鏈條優質服務——
日前,亞通汽車零部件(常熟)有限公司二期擴建,成為常熟經開區(碧溪街道)第一個通過開工“一件事”增值服務模式完成開工建設手續辦理的項目。企業一次性領取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以及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在內的開工建設所需的各類許可證,并按要求通過建筑工程開工條件審查。
何為“詩意”?企業用親身經歷做出了完美詮釋。“詩意”何來?常熟經開區認為:“詩意”是優質營商環境的感官體驗,就像陽光、水和空氣,既體現著經濟發展“軟實力”,也為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提供“硬支撐”。
優質營商環境固化于制——
抽調經發局、招商局、規建局、科創局、行政審批局、資規分局等部門符合條件的人員,成立重大項目專項協調服務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協調處置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促進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
優質營商環境外顯于形——
創新實施“標準地+雙信地+定制地”供應模式改革,讓多個項目實現“摘牌即開工”;推行“招商+政務服務”模式,超前為項目業主提供政策解答、注冊登記、審批流程等服務,從項目洽談環節起,實現政務服務全維度拓展。
優質營商環境內化于心——
構筑“常舒心”服務生態圈,圍繞創新創業、生活安居、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做大科創基金規模,加大人才公寓籌建力度,豐富“高層次人才服務卡”服務項目。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更好”,是政府服務永恒的思考方向。常熟經開區用一套組合拳,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找到了“詩與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