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寧春生表示,2024年是蘇州市高水平建設農業強市、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三年行動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將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智造之城”與“魚米之鄉”相得益彰、相輔相成,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寧春生介紹,新的一年,市農業農村部門將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聚焦基層組織、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和主導產業、主體風貌、主題文化,以建強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實施農村發展集成改革、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為重點,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蘇州新實踐。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扎實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新建高標準農田5.13萬畝,抓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做好“土特產”文章,強化農業品牌梯隊培育、精品培育,大力發展都市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等新業態,新增智慧農場5個、智慧農村40個,推動農業走向價值鏈高端。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各縣級市(涉農區)每年重點建設1至2個片區,全市每年打造100個和美鄉村先行村,注重傳承好鄉村文脈、肌理格局等,通過微更新、漸進式改造來彰顯特色、塑造亮點。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新增特色康居鄉村300個、特色康居示范區5個。
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深入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進一步推進村企聯建,促進村集體經濟轉型發展,增強相對薄弱村“造血”能力。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拓寬農民就業創業渠道,積極培育高素質農民和“新農人”,培訓高素質農民6000人次以上,促進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優化區域產業布局,促進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引導更多環境友好型等適合農村發展的產業向鄉村布局,促進人才、品牌、數據、資本等優質資源在城鄉之間良性循環,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