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全面提升醫療服務保障水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章鳴林表示,2024年,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圍繞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著力打造區域醫療服務高地,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內,蘇大附一院總院二期、市立醫院總院一期、市婦幼保健院、市轉化醫學中心將投用,西苑醫院蘇州醫院、上海瑞金醫院太倉分院將建成,醫療資源進一步提質擴容。全年將引進各類人才入選“姑蘇衛生人才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數不少于100名,在全國、全省擴大蘇州衛生引才品牌效應。
章鳴林介紹,圍繞市民疾病譜、死因譜,我市將啟動臨床學(專)科攀峰筑原專項行動計劃,打造醫學高峰、建設醫療高地、建強高水平醫院。建設蘇州市腫瘤診療中心,提升心腦血管、呼吸、創傷等方面的診療水平,提高疑難復雜疾病救治能力。借力中國中醫科學院大學、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醫學中心等創建,助推吳門醫派再創輝煌,打造中醫高峰。通過血液、骨科、創傷、兒科、精神等現有27個國家重點學(專)科綜合實力,打造一批全省領先、國內一流的專科高地。同時,支持多家有條件的醫院申報國家級、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醫學中心、重點專科,建設一批高水平醫院、研究型醫院,為蘇州市民培育更多的“名院”“名科”“名醫”“名術”。
為打造“十五分鐘健康服務圈”,我市將扎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改擴建,確保全市每個建制鎮、街道至少有一所政府辦的標準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同時,靈活提供長期處方服務,打通轄區內二三級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慢病用藥目錄。不僅將組建縣域醫共體,還會以專科專病醫聯體為紐帶,通過多種形式,把更多省市級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
章鳴林表示,聚焦“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我市將穩步擴大普惠托育、心理健康、醫養結合、安寧療護等健康服務供給。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提檔升級,探索全人群、全周期的慢病干預模式。全市智慧醫院和互聯網醫院建設將進一步推進,加快推進醫生診間調閱應用,讓大數據更好賦能百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