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江蘇以2.39萬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全國第一的凈增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消費成績單。其中,汽車、家電、3C數碼、家居等政策類商品以舊換新銷售同比增長9.4%,成為拉動消費的核心引擎。
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開展以來,江蘇聚焦政策疊加、省市聯動、政企協作,統籌推進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極大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江蘇消費數據的背后,是政策工具箱的系統性發力。以舊換新政策通過價格補貼、流程簡化、品類擴容等組合拳,降低了消費者置換成本。譬如,部分地市對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最高達1.5萬元,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比例提升至15%。同時,又倒逼產業鏈加速綠色轉型。企業通過回收舊物循環利用、研發節能新產品,形成“消費升級—產業迭代—就業擴大”的良性循環。
我們在落實以舊換新政策過程中,創新打造“江蘇消費品以舊換新平臺”,并率先落地汽車、家電3C“一件事”集成服務,極大地簡化了消費者的操作流程,提高了政策實施效率。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讓消費者在家中就能便捷地參與以舊換新活動,享受補貼優惠,創新的服務模式為政策的高效推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為經濟大省,我們依托制造業優勢,將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深度綁定。例如,蘇州、無錫等地的家電企業通過以舊換新收集用戶數據,反向優化生產端的智能化設計,推動“江蘇制造”向“江蘇智造”躍升。我們也發揮城鄉消費協同效應,在縣域市場布局以舊換新服務點超2000個,農村地區家電更新率同比提升8.2%,印證了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財政部,向地方下達了今年第三批69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為消費市場持續注入強勁動能。從短期看,資金將定向支持老舊家電、汽車等大宗消費品置換,預計可撬動超5000億元消費增量;從長期看,特別國債的低成本、長周期特性,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廢舊物資回收體系建設,推動“綠色消費”從政策倡導轉為市場自覺。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而以舊換新則是打開這扇大門的“金鑰匙”。江蘇的實踐表明,當政策紅利精準對接民生需求,當市場活力與制度創新同頻共振,就能釋放出超乎預期的增長潛能。隨著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工具持續落地,中國消費市場必將以更大韌性迎接新一輪升級浪潮,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