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末年初,許多打著商業銀行名義推介辦理貸款的電話,令許多市民不堪其擾,甚至有的市民不小心掉入詐騙陷阱。聚焦這類問題,過去一年,喻敏毅委員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等形式,積極建言獻策。
喻敏毅委員說,她的朋友曾面臨資金周轉難題,四處打聽貸款渠道,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家聲稱“專業解決貸款難題,極速放款”的中介公司廣告,由于急需資金盤活生意,便聯系了對方,結果被告知需要支付20%的服務費。“高額費用讓我朋友意識到,差點掉入不法分子圈套。”喻敏毅委員說,近年來,不法貸款中介打著貸款居間服務的幌子,頻頻實施違法違規行為,不僅侵害老百姓合法權益,還擾亂信貸市場的正常秩序。
不法貸款中介亂象,如何應對?帶著這份關切,喻敏毅委員主動查閱大量資料,發現近年來金融監管部門頻頻出手整治,仍屢禁不止,相關投訴舉報層出不窮。喻敏毅委員假裝有貸款意向,前往不法貸款中介公司進行“沉浸式”體驗調查。“這些公司的辦公地點往往位于寫字樓內,工作人員業務話術熟練但專業素質較低,特別是服務合同存在明顯漏洞。”她發現,不法貸款中介常見操作主要是違法假冒營銷、違法包裝騙貸和非法誘導過橋貸款,極易造成金融消費者資金損失、個人信息泄露等問題。她還走訪有關金融機構,傾聽意見建議。
“不法貸款中介長期游走于金融與中介的灰色地帶,必須加強治理。”今年,喻敏毅委員帶來了關于防范不法貸款中介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相關建議,呼吁各方協同發力,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加大查處力度,守護好百姓錢袋子,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