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全國人大代表、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支部書記吳惠芳面對面向總書記報告了永聯村的新變化和村民的幸福生活。一年過去,又到“交答卷”的時候,永聯村有何新變化、新成績?面對記者,吳惠芳打開了話匣子。
改革開放以來,永聯村始終堅持共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共同創建平安和諧環境,共同打造村莊文明新風,從而實現共同富裕。“帶著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村里多次召開黨委會,認真分析研究實際情況,下功夫補齊短板、提升層次、拓寬渠道。”
吳惠芳說,永聯村工業優勢明顯,農業和服務業相對薄弱。為此,去年永聯村努力在調整農業發展體制機制方面下功夫,通過參觀學習,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水平,新建中央廚房、食品加工廠,改造農耕文化園,還聘請外部專家人才,提升農業管理水平。同時,永聯村不斷擴大家庭農場的養殖種植規模,大力提升農業企業質效,營收和利潤有了很大提高。
在鄉村治理和文明創建方面,永聯村進一步完善網格化管理機制,充分發揮社員小組長的作用,形成更加嚴密的服務管理網格體系;加大學雷鋒工作力度,創建雷鋒學校,提倡人人學雷鋒、人人當雷鋒;調整優化農民家庭信用體系,拓寬信用權益場景,增強信用等級高的社員的獲得感,把好人“量化”,形成“好人處處有好報”的濃厚氛圍。
過去一年,永聯村工農業總收入1631億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3.5億元,1.1萬名村民從村集體直接分配收入人均1.7萬元。但吳惠芳并不滿足。“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我們繼續推進共同富裕,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永聯村發展關心關懷、寄予厚望,”他說,“我將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帶領永聯村全體村民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扎扎實實走好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道路。”
他還表示,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自己將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講好蘇州故事、傳遞蘇州聲音,讓外界更好地了解蘇州、關注蘇州,助力蘇州高質量發展。
記者手記
談起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履職經歷,吳惠芳眼中飽含深情。“作為一個基層村莊的黨委書記,有機會在人民大會堂這樣神圣莊嚴的地方,參與國家發展和治理,反映老百姓的心聲和愿望,我深感光榮。”
連任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吳惠芳提出不少與農村生活息息相關的議案建議。比如,在農村互助養老方面,他深入調研后發現,政策法規不健全、信息管理不完善、兌換標準不統一、激勵機制創新不足等問題,制約養老互助志愿服務模式的建設和發展。經過半年多深入調研,《關于完善養老互助志愿服務政策的建議》最終形成。在去年全國兩會上,他還提交了優化低保家庭救助機制、落實農村集體經濟作為特別法人享受稅收優惠等多條建議。
2005年起,永聯村連續六屆獲評全國文明村,以及江蘇省五星級鄉村旅游區等一系列榮譽。當好走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道路先行者,永聯村責無旁貸、昂揚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