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個“非遺年”的春風里,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開展“來百戲一起過個非遺年”系列活動,共賞非遺之美,同慶新春之喜,繽紛的色彩、歡騰的聲浪、綻放的笑臉讓每個駐足的身影都在非遺年俗中觸摸到了文化的溫度。
典雅戲曲,唱響新春樂章
紅氍毹上流轉著千年時光,水袖輕揚間綻放盛世華彩,春節期間,戲曲百戲博物館內好戲連臺,梨園雅韻響徹云霄。京劇的斑斕多彩、昆劇的溫婉細膩、錫劇的清亮悠揚……各種戲曲流派交相輝映,共同編織成新春最美的樂章。演員們以真摯的情感、精湛的演技,將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昆曲《西廂記·佳期》《牡丹亭·游園》《孽海記·思凡》,京劇《楊門女將》《荀灌娘》《穆桂英掛帥》,錫劇《珍珠塔》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讓觀眾深切領略到戲曲的獨特韻味與無窮魅力?,F場氣氛熱烈,觀眾席間此起彼伏的喝彩,恰是中華戲曲的深厚底蘊與恒久生命力的生動注腳。
非遺雅集,體驗文化瑰寶
在首個“非遺”新春,戲曲百戲博物館精心籌備了“非遺雅集”系列活動,從我國44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的項目中,甄選出7項瑰寶,包括非遺拓印、皮影戲、剪紙、篆刻、昆曲、書法和古琴。自農歷正月初一至初七,每日下午精彩呈現,吸引著眾多市民游客前來參與,現場彌漫歡聲笑語,熱鬧非凡。大家在聆聽歷史回音中,感悟文化魅力,在濃濃的文化味中,體驗別樣年味。
傳統民俗,共話美好佳節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承載美好愿景的傳統節日。戲曲百戲博物館圍繞傳統民俗,精心打造《天官賜福》演出、財神巡游、戲曲曲牌音樂會等活動,營造出濃郁而熱烈的節日氛圍。
“喜神州又春回”“雨順風調萬民好”,《天官賜福》作為昆曲傳統劇目,以其吉祥寓意、滿滿祝福,成為新春佳節的特別獻禮,為觀眾帶來美好的祝愿與期盼。福祿壽喜眾位神仙登臺共唱吉祥話賜“福”,最后財神上演“跳加官”,五路神仙歡樂撒糖,將滿滿的福氣灑向每一個角落,劇場內掌聲雷動,歡聲笑語不斷。
財神巡游隊伍浩浩蕩蕩,引來無數目光。在一聲聲“大吉大利”“恭喜發財”的祝福聲中,身著傳統服飾的財神,將一枚枚象征好運與甜蜜的巧克力“金幣”送到觀眾手中,將氛圍推向高潮。
此外,戲曲曲牌音樂會也為觀眾呈獻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文辭之美、服飾之美、舞蹈之美、音樂之美,在音樂會中得到了完美詮釋。這里既有原汁原味的昆曲音樂和曲牌聯套,也有改編創新的昆曲風格獨奏、重奏作品,充分展現了昆曲“依字行腔”“中正平和”的音樂特點。傳統戲曲與現代音樂的完美融合,不僅詮釋了昆曲藝術的精致與寫意,更讓這一古老藝術煥發出勃勃生機,讓觀眾在喜慶的氛圍中領略了昆曲藝術的獨特魅力。
趣味研學,探尋戲曲歷史
依托館內“梅藝今輝——紀念梅蘭芳誕辰一百三十周年展”,戲曲百戲博物館推出了新春戲曲非遺主題研學活動“遇見·梅蘭芳”?;顒又欣蠋煄ьI參與者回望梅蘭芳先生的身影、緬懷他的生平事跡、追尋他的理想脈絡,走進魅力無窮的京劇世界。參與者紛紛表示,這場有溫度、有趣味、有科普的文化之旅不僅讓他們學到了新知識,更激發了他們對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
暖心服務,共筑美好記憶
這個春節假期,戲曲百戲博物館實行延時服務并開啟誠意滿滿的“寵客”模式,工作人員堅守崗位,以認真的態度和專業的素養,讓觀眾們感受博物館溫度。一場場精彩生動的講解,一次次文明引導,營造出良好的參觀氛圍。博物館講解員以飽滿的熱情、專業的知識,為絡繹不絕的觀眾朋友提供了極具特色的講解服務。安保人員時刻在堅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時刻保持警惕,為觀眾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線。精彩紛呈的表演與活動豐富了觀眾的參觀體驗感,讓觀眾乘興而來、滿意而歸,在博物館收獲知識、文化和快樂。
回望整個春節假期,戲曲百戲博物館以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引領觀眾沉浸于傳統文化的深邃韻味之中,繪就文化傳承創新的雋永畫卷。未來,戲曲百戲博物館將繼續秉持傳承與創新的精神,深入挖掘傳統文化資源,以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觀眾開啟一扇扇通往藝術殿堂的大門,讓戲曲這門古老藝術更具時代審美氣質,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