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昆山圍繞“花漾昆山”建設主題,遵循“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理念,結合“昆小薇”專項行動,將秋日景致融入城市肌理,持續提升城市宜居品質。
優化空間布局。以長江路、馬鞍山路等主干道為重點,采用“上層林蔭+中層彩葉+下層花境”立體配置,建成長江路“杉影秘境”、馬鞍山路花海大道等特色節點,黎明路獲評蘇州秋冬季落葉景觀道路。依托“昆小薇”行動,將閑置地、街頭轉角改造為口袋公園,泰山路、花園路等節點實現“轉角見秋景”。廟涇河中央水廊打造特色節點,通過生態綠植營造濱水秋韻,設置城市驛站、療愈花園及河畔市集等。
融入文化內涵。深挖地域文化資源,推動景觀與文化深度融合。植入城市文化符號,在長江路朝陽路路口打造“九色鹿”綠雕,以祥云造型呼應江南風韻,強化城市標識度。融入非遺與水鄉元素,借鑒昆曲“水袖”意境打造花境,其中“秋漁草堂”作品獲蘇州花境競賽一等獎。串聯歷史文脈,修復富春苑羽琌山館,在昆韻致塘設置方言地刻、古意廊亭等,讓秋景承載鄉愁記憶。
強化精細管護。建立“建管并重”機制,確保景觀效果持續穩定。精準調控植物生長,推行“花期精準調控”模式,通過把控播撒時間、常態化修剪水肥管理,保障花卉次第開放。開展精細化保潔,以“席地而坐”為標準,37處示范區采用“機械掃面+人工保點”模式,及時清理落葉、維護設施。培育專業隊伍,以賽促建組織參與園林競賽,提升花境營造、綠雕建設等專業技能,為秋景打造提供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