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市民親水、納涼需求增加,水源地保護區內違規進入、游玩、垂釣等現象時有發生,威脅水質與人身安全,尤需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張家港市堅持“疏堵結合、防治并舉”,嚴守水源安全與生命安全雙重屏障。
巡查管控提質增效。采取人員補充與機制優化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加強日常監管。在強化專業巡查力量基礎上,特別在9個生態補償村組建“村級巡查員+網格員”隊伍,將監管觸角延伸至最基層。建立“固定+機動”雙軌巡查機制,每周開展標準化巡查5次。累計完成防護圍網破損點修復60處,勸離違規垂釣、游玩人員40人次,實現重點區域有效管控。
宣傳教育精準發力。聚焦未成年人防溺水薄弱環節,將安全防線前移至社區一線。針對店岸村、悅來社區等水源地周邊區域,組織開展“善水思源小課堂”進社區活動10場,采用情景模擬、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覆蓋居民及青少年超200人次,切實提升了水源地周邊群眾、特別是未成年人及監護人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長效治理持續深化。通過“智能監測+物防保障”雙重手段,持續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目前已完成51處智能監控探頭布設,自動識別人員違規靠近等風險行為,同步聯動后臺預警系統,異常信息即時推送至手機終端,實現全天候實時監測。同步加強物理防護,在關鍵點位增設救生桿5套,新增并維護警示標識牌71處,保障高溫汛期市民飲水安全與城市運行平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