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張家港市圍繞長江防洪工程管理關鍵環節,系統謀劃、精準發力,筑牢長江安瀾屏障。
強化基礎保障,提升防洪能力。通過重大工程建設實現防洪能力提升,不斷夯實硬件設施基礎。推進太字圩港閘站、走馬塘江邊泵站、十一圩江邊樞紐改建等重點長江防洪工程項目建設,累計投入資金超10億元。與“十三五”末相比,沿江口門自排能力提升至2931m3/s,增長14.1%,強排能力提升至395m3/s,增長92.7%,為應對洪水和強降雨等極端氣候事件提供硬件支撐。
深化精細管護,提高管理效能。建立“巡查監管+智慧服務”雙輪驅動管理模式,提升工程運維效能。自落實巡查制度以來,累計開展巡查500余車次、1600余人次,完成涉水項目施工監管16個。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13項水利工程通過省級精細化管理達標驗收。升級過閘收費系統,“船舶過閘服務流程2.0”入選蘇州市“換位跑一次”制度性成果典型案例庫,船戶滿意度提升至96%。
聚焦風險防控,降低安全隱患。采取“人防+物防+技防+宣傳”綜合防控體系,降低長江水域安全風險。針對重點水域實施每日2次潮汐巡查和動態巡邏,增設實時潮位屏、水下圍欄、警示牌、救生圈等救生設備近400件,運用高音喇叭、監控及無人機巡飛構建立體監控網,聯合多部門開展宣傳教育9次。今年以來,累計勸阻釣(捕)魚497人次、游泳31人次。對5個險工險段和敏感區域實施水下地形監測和趨勢分析,重點沖刷區域采取工程性防護措施,長江岸段和河床穩定性顯著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