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時節,暑氣消退,秋日漸濃,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也陸續迎來開學季。在此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本月需重點警惕蚊媒傳染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感染性腹瀉四類健康風險。尤其是學校、托幼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要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切實防范聚集性疫情發生。
蚊媒傳染病 關注度:★★★★☆
蚊媒傳染病指的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病原體的疾病。其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是在全球廣泛流行的2種通過伊蚊(俗稱“花蚊子”)叮咬傳播的病毒性蚊媒傳染病。
登革熱的常見癥狀通常表現為發熱、皮疹、全身疼痛,嚴重者可發生休克及其他重要臟器損傷等。
基孔肯雅熱患者典型臨床特征是突然發熱,經常伴有嚴重關節痛,尤其影響手腕、踝關節和指趾等小關節。皮疹、肌肉痛、乏力等也較常見。大多數人一兩周內恢復,但部分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更久。
防控建議
1.個人防護
使用驅蚊劑(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涂抹于皮膚裸露部位。穿著長袖上衣和長褲,使用0.5%氯菊酯處理外衣物。選擇裝有紗窗紗門的住所,使用蚊帳。旅行時攜帶驅蟲劑,選擇有防蚊設施的住宿。
2.室內積水管理
水培植物如富貴竹應每3-5天徹底換水,同時沖洗容器內壁和植物根部,也可投放滅蚊誘劑或采用物理隔斷方式防蚊。定期檢查飲水機水槽、冰箱底部水盤等隱蔽處防止積水。
3.天臺、陽臺及門前屋后積水管理
屋頂房梁、排水槽等應定期疏通,避免堵塞積水。
天臺、庭院內的花盆、泡沫箱、廢棄瓶罐等容器應及時清理,閑置容器應倒扣放置,儲水容器如水缸應加蓋。
竹筒、樹洞應進行封堵,蓮花池養魚防蚊。
空調冷凝水應及時排凈,廢棄輪胎在底部打孔或避免露天放置。
下水井口進行防蚊封堵,有條件的建議將明溝改為暗渠。
4.室內滅蚊
室內可使用合格的殺蟲氣霧劑、蚊香液、盤香等減少蚊蟲叮咬。
使用發煙滅蚊片或全屋用殺蟲氣霧劑施藥時,應先關閉門窗,施藥后人員離開,30分鐘后再開窗徹底通風后方可進入。
如室內發現有成蚊騷擾時,應及時開展室內滅蚊。
蚊蟲較多區域,可配合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物理滅蚊工具。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關注度:★★★☆☆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又稱“蜱蟲病”,是我國近年來新發現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經蜱叮咬傳播,直接接觸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也可引起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導致聚集性疫情發生。
該病起病急,主要癥狀為發熱,多在38.5℃以上,伴有全身不適、乏力、肌肉酸痛、頭痛、惡心、嘔吐、厭食、腹瀉等癥狀,后期常出現心、肝、腎等臟器損害的表現。病情較重者可有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嗜睡等癥狀,晚期可有皮膚瘀斑、吐血、黑便,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病死率可達30%。
近期,我省蜱蟲叮咬已進入高發期,前往郊野景區等植被豐富的自然環境區域,需加強個人防護。特別是進行露營、垂釣、采摘等戶外活動時,應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防控建議
1.戶外時穿淺色長衣長褲,扎緊褲腿。應當盡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
2.戶外活動前做好防護,裸露的皮膚涂抹含避蚊胺、驅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驅避劑。
3.回家后及時洗澡,檢查腋窩、腹股溝、頭皮、頸部、腰部及腳踝下方等皮膚褶皺、薄弱部位有無蜱附著。
4.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皮膚,不可用手直接拔取,也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正確做法是:使用尖頭鑷子等工具,貼近皮膚夾住蜱,垂直緩慢拔取,如若無法自行取出,及時就診。取出后,立即用碘酒或酒精對局部進行消毒處理,并自我觀察身體狀況兩周。
5.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一旦出現發熱、淋巴結腫大、肌肉酸痛、惡心、腹瀉、食欲不振等疑似癥狀,應及早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
6.如果同時攜帶寵物出游,需及時檢查寵物耳部、腹股溝等部位有無叮咬的蜱。若動物體表發現有蜱附著時不能隨意用手拔除,更不能捏碎蜱的蟲體或用酒精、煙頭等去刺激,這樣會導致被病原體感染的概率加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關注度:★★★☆☆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常見癥狀主要為發熱、咽干、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覺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腹瀉、結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感染后轉為重癥的風險相對較高。
防控建議
1.日常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使用流動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搓洗雙手,確保雙手清潔。同時,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
2.加強通風換氣:確保空氣流通,定期開窗通風。
3.做好個人防護:進入人多密集或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時,應科學佩戴口罩。
4.做好健康監測: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及時就醫。同時,避免與有癥狀的人員接觸,以免交叉感染。
病毒性腹瀉 關注度:★★★★☆
病毒性腹瀉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也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癥狀,病程短。各種病毒所致胃腸炎的臨床表現基本類似。病毒性腹瀉的病原體種類較多,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星狀病毒、杯狀病毒等。
注意:秋季為病毒性胃腸炎的高發季節,其中諾如病毒胃腸炎容易在學校等集體中引起暴發。
防控建議
保持良好的手衛生習慣是預防病毒性腹瀉最重要和最有效措施,室外返回、飯前便后等情況下按照七步洗手法正確洗手。
注意水源及食物衛生,認真清洗水果和蔬菜,正確烹飪食物,做好餐具消毒。
及早發現和隔離病人,患病后應盡量不要和其他健康家人近距離接觸,尤其不要去做飯、照顧老人和嬰幼兒;病人嘔吐物、糞便應消毒處理。
及時就醫,預防重癥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