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園區市場監管局重點對轄區集中用餐單位、農貿市場、商超以及社會餐飲等開展抽檢,累計抽檢蔬菜、畜禽肉及副產品、水果、鮮蛋、肉制品、餐飲食品等27大類642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7%。主要檢測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禁用藥物、重金屬等指標,涉及生產環節1批次,流通環節385批次,餐飲環節256批次。
本次抽檢食用農產品194批次,182批次合格;糧食加工品51批次,47批次合格;豆制品15批次,14批次合格;肉制品11批次,8批次合格。餐飲食品91批次、調味品50批次、飲料42批次、酒類35批次、蔬菜制品27批次、糕點23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20批次、速凍食品16批次、罐頭10批次、糖果制品8批次、乳制品7批次、水果制品7批次、方便食品6批次、食糖5批次、餅干5批次、茶葉及相關制品4批次、其他食品4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3批次、水產制品3批次、蛋制品2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1批次、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1批次、薯類和膨化食品1批次,以上均合格。
本次抽檢食用農產品中蔬菜類主要檢測噻蟲胺、噻蟲嗪、甲氰菊酯、水胺硫磷、毒死蜱、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檢出2批大蔥的噻蟲嗪不合格;1批土豆的毒死蜱不合格;1批四季豆的噻蟲胺不合格;1批生姜的噻蟲胺不合格;1批芹菜的毒死蜱不合格。
水產品類主要檢測恩諾沙星、鎘(以Cd計)、孔雀石綠、呋喃唑酮代謝物、氧氟沙星、磺胺類(總量)等,檢出4批鳊魚的恩諾沙星不合格;1批鯽魚(活體)的磺胺類(總量)不合格。
水果類主要檢測多菌靈、吡唑醚菌酯、聯苯菊酯、噻蟲胺、噻蟲嗪、吡蟲啉等,檢出1批毛桃的苯醚甲環唑不合格。
糧食加工品主要檢測苯甲酸及其鈉鹽(以苯甲酸計)、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檢出4批年糕的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合格。
肉制品主要檢測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豬源性成分、驢源性成分、鴨源性成分等,檢出1批原味雞丁(非速凍調理肉制品)的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1批五香驢肉(風味)的驢源性成分不合格;1批馬雜、驢雜(醬鹵肉制品)的豬源性成分不合格。
豆制品主要檢測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鉛(以Pb計)、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等,檢出1批老豆腐的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
對上述檢出的不合格產品,我局立即啟動不合格產品后處置工作,已立案調查,目前案件在調查處理中。
詳見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