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近日印發《全面推進美麗蘇州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實施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高標準實施新一輪太湖治理、打造“水韻江蘇”蘇州篇章等16項主要工作舉措,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市域范例。
白蕩水質凈化廠位于蘇州高新區滸墅關,從空中俯瞰,廠區的污水處理池上加裝了成片的“棚頂”,那正是連綿的光伏板。據悉,這是全省首個索結構柔性支架分布式光伏水質凈化廠上蓋項目,于2023年12月實現并網發電。
“光伏+凈水廠”的“水光融合”模式是這一光伏項目的特色標簽。據蘇州高新水質凈化有限公司介紹,污水處理廠有大面積的水處理池,年均耗電量較大。光伏項目利用廠區生化池等上方區域加裝光伏板,有得天獨厚的空間優勢。經測算,這一光伏系統預計平均每年發電量為300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91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287.5噸,助力白蕩水質凈化廠節能減排,實現綠色生產的目標。
圍繞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方案》提出,要構建落實碳達峰碳中和“1+1+6+12”政策體系,實施“碳達峰十大行動”,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重點控制非電行業煤炭消費,新建機組煤耗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的草本沼澤保育區,成群結隊的冬候鳥和江畔美景相互輝映,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里豐富的濕地資源為鳥兒提供了“食宿無憂”的棲息地。近年來,同里國家濕地公園以其獨特的自然生態與濃郁的水鄉風情,探索出一條“生態+”的多元發展路徑,不僅成了野生動植物的樂園,也造就了生態文明與社會效益共贏的典范。截至今年10月,濕地內共發現有維管束植物482種,昆蟲465種,鳥類242種,其中國家二級以上鳥類35種,包括卷羽鵜鶘、青頭潛鴨、黃嘴白鷺、黑翅鶯、紅集、棉鳧等,鳥類種數居蘇州濕地公園之首,已成為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生動見證。
今年4月,蘇州市吳江生態環境局牽頭開展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公益項目落在同里國家濕地公園,生態賠償資金的使用不再拘泥于栽植樹木等傳統形式,探索嘗試用于濕地公園內生物資源多樣性的監測布點,建立鳥類感知視頻監控點3處,鳥類聲紋感知系統2處,共采集數據38927條,累計識別物種162種,并將感知識別數據和畫面實時傳輸至總控平臺,在科普館內向公眾與游客進行宣傳與展示?!斑@里的生態特別好,聽聽鳥語、聞聞花香、喝喝咖啡,特別松弛?!睅孜粊碜陨虾5挠慰驼跐竦貐擦挚Х瑞^內歇腳聊天。同里國家濕地公園副總經理屠一清告訴記者,一杯咖啡所氤氳的醇香,正日漸為市民在繁華都市里營造起“詩和遠方”,成為同里濕地公園內不可多得的味道,咖啡館每到周末和節假日就一位難求。
《方案》提出,要通過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系列工作舉措,實現“十四五”深入攻堅,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美麗蘇州建設成效顯著?!笆逦濉膘柟掏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廣泛形成,生態環境全面改善,美麗蘇州基本建成?!笆濉闭w提升,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生態環境健康優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蘇州全面建成的總體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