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規定編制本報告。本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一、總體情況
2024年,蘇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蘇州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扎實推進新時代政務公開,以高質量公開工作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依法推進主動公開。做好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工作,及時發布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入境旅游、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政策文件,以政策公開促進政策落地,助力提高政策效能。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主動公開規章、規范性文件、規劃、統計、財政預算決算、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公務員招考等信息。市住建局上線“蘇州房產超市”專題網頁,更好滿足市民購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市文廣旅局精心打造專題專欄,持續開展文旅推介,有效拉動文旅消費,有力保障文旅惠民。及時發布臺風“貝碧嘉”“普拉桑”應急響應通知、防范要求,提醒企事業單位、廣大市民采取必要的防災避險措施,服務全市防臺防汛工作。按要求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結果公開。
(二)規范辦理依申請公開。堅持依法規范和便民服務相結合,加強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規范辦理程序,提升答復質量,努力滿足企業和群眾對政府信息的個性化需求。建立業務交流機制,經常性組織依申請公開工作研討會,共同研究疑難復雜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理思路。優化全市依申請公開系統,根據修訂后的《行政復議法》有關規定,更新6份答復書模板。資規、水務等部門在辦理依申請公開時注重市、縣兩級聯動,相城區、姑蘇區等地積極做好申請人的溝通解釋工作,進一步提升了依申請公開的辦理效果。2024年,全市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7658件,同比下降9.3%。其中自然人申請7400件,占比96.6%,法人或其他組織申請258件;予以公開及部分公開3753件,占比49.0%。依法做好相關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的應訴工作,全市共辦理相關案件653件,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
(三)創新開展解讀回應。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認真落實政策解讀責任,深入淺出地講解政策背景、目標和要點,準確傳遞政策內涵,有效引導市場預期。市政府網站發布各類解讀材料47篇。市發改委針對低空經濟、“兩新”政策、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等政策推出系列圖文解讀,市工信局及時解讀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綠色工廠建設、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管理等政策文件,人社、商務、文廣旅、應急等部門聚焦就業穩崗、促進消費、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持續開展政策解讀。有序推進公眾參與,公布2024年度蘇州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市政府網站開展政策文件意見征集25次。完善政企懇談會、企業綜合服務中心等運行機制,傾聽企業心聲,幫助解決困難,2024年共召開12期“助企直通”政企懇談會,103家(次)企業的155件問題訴求通過懇談會研究交辦,用心用情幫助企業發展。
(四)持續優化公開平臺。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優化完善蘇州市政策文件庫,常熟市、吳江區上線本地區政策文件庫,張家港市、吳中區上線本地區規范性文件數據庫,太倉市政府網站開設教育、社保等集成服務專欄。升級政府網站服務體驗,完成全市政府網站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常熟市政府網站改版上線,昆山市政府網站升級智能問答功能。在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市政府網站位列地級市第二名、蘇州工業園區網站位列國家級經開區第一名。強化政務新媒體日常監管,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持續推進“低小散”政務新媒體整合優化。提高熱線服務水平,全市“12345”全年受理各類有效服務訴求1241.55萬件,辦結率99.68%,抽查滿意率97.71%。優化市政府網站政府公報欄目,全年編發12期《蘇州市人民政府公報》?;⑶饏^深化政務專區建設,完善政務服務中心、檔案館、鎮(街道)政務公開專區以及向村(社區)延伸的政務公開查閱點。
(五)切實加強監督指導。組織全市梳理法定公開事項,推動法定主動公開事項主動公開到位,豐富公開內容,規范公開方式。建立全市行政規范性文件效力狀態臺賬制度和失效前提醒機制,進一步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市政府辦公室發布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工作提示,推動各級各部門強化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運行管理,安全、準確、嚴謹做好信息發布。張家港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聽取《關于進一步規范政務新媒體建設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推進情況。市、縣兩級政府辦公室舉辦政務公開和政府網站工作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吳江區政府辦公室赴基層開展政務公開專題培訓11次,主動幫助基層單位解答政務公開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問題。繼續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考核、社會評議納入蘇州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高質量發展。全市沒有涉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責任追究情況。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
規章 |
1 |
0 |
63 |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97 |
95 |
1410 |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許可 |
3518588 |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
行政處罰 |
11469768 |
||
|
行政強制 |
147553 |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348266.4262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7461 |
175 |
21 |
4 |
47 |
5 |
7713 |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357 |
5 |
0 |
0 |
15 |
2 |
379 |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2733 |
28 |
11 |
1 |
10 |
0 |
2783 |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1020 |
37 |
2 |
1 |
31 |
0 |
1091 |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6 |
0 |
0 |
0 |
0 |
0 |
6 |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12 |
0 |
0 |
0 |
0 |
0 |
12 |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32 |
2 |
0 |
0 |
0 |
0 |
34 |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32 |
3 |
0 |
0 |
0 |
0 |
35 |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24 |
1 |
0 |
0 |
0 |
0 |
25 |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67 |
3 |
0 |
1 |
0 |
0 |
71 |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70 |
0 |
0 |
0 |
0 |
1 |
71 |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2272 |
64 |
4 |
1 |
5 |
1 |
2347 |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67 |
3 |
0 |
0 |
0 |
1 |
71 |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10 |
0 |
0 |
0 |
0 |
0 |
10 |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151 |
0 |
0 |
0 |
0 |
0 |
151 |
|
|
2.重復申請 |
142 |
1 |
0 |
0 |
0 |
0 |
143 |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2 |
0 |
0 |
0 |
0 |
0 |
2 |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33 |
0 |
0 |
0 |
0 |
0 |
33 |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165 |
2 |
0 |
0 |
0 |
0 |
167 |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3.其他 |
554 |
30 |
3 |
0 |
15 |
3 |
605 |
||
|
(七)總計 |
7400 |
169 |
20 |
4 |
60 |
5 |
7658 |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431 |
0 |
1 |
0 |
1 |
1 |
434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 結果維持 結果 其他 尚未 總計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復議后起訴 結果 結果 其他 尚未 總計 結果 結果 其他 尚未 總計 215 48 80 73 416 84 8 47 21 160 27 0 28 22 77
糾正
結果
審結
維持
糾正
結果
審結
維持
糾正
結果
審結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24年我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是:政務公開功能作用發揮需進一步加強,主動公開內容質量、方式范圍需要進一步提升規范,依申請公開規范性、便民性需要進一步加強,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等政務公開渠道需要進一步優化。
2025年,我市將進一步強化政務公開工作,更好滿足企業和群眾的需要,更好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優化主動公開機制,豐富公開內容,根據擬公開信息性質、受眾、影響等因素,科學確定公開的方式范圍。規范依申請公開,暢通受理渠道,強化服務理念,做好答復的總結復盤,提升答復質量。加快政務公開數字化轉型,推進各類政務公開平臺協同聯動、融合發展。加強政務公開業務能力建設,不斷提升工作規范化水平。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認真落實《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要求,2024年度全市行政機關未收取相關信息處理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