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及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中醫藥事業迎來數智化轉型機遇。昨天(11月15日),中國針灸學會數智針灸專委會學術交流會暨“長三角”針灸高質量發展學術會議、江蘇省針灸學會2025年學術會議在蘇州舉行。現場,中國智能艾灸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此次會議由中國針灸學會主辦,以“數智針灸、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匯集全國針灸領域頂尖專家和青年才俊,圍繞數智針灸技術研發、臨床應用等關鍵議題深入研討,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臨床實踐經驗,探討針灸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方法。
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針灸學會會長夏有兵介紹,艾灸機器人已在全國范圍醫療機構、大健康機構、家庭等多類場景獲得應用。“艾灸機器人可以通過機械臂、AI算法,自動實現艾條懸灸等標準化療法,替代傳統人工操作,不僅節省人力,更有利于實現診療精準化、操作規范化、傳承數字化,對灸量、刺激量的控制更精準,避免人工操作因疲勞導致療效波動等問題。”
夏有兵表示,為推動新興的智能艾灸設備產業進一步完善,中國針灸學會數智針灸專業委員會委托南京中醫藥大學團隊,在全國開展相關產業調查研究,對行業發展現狀、面臨挑戰等進行梳理,并借鑒國外醫療機器人領域發展經驗,形成了艾灸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為產業健康發展和規模化推廣提供支撐。
據了解,蘇州是全國唯一入選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地級市。今年3月,融通醫療、醫保、醫藥“三醫”數據的蘇州市健康醫療數智創新實驗室啟用,發布了一批高質量數據集、一個發展實施方案、一系列創新應用場景、一項數智創新產業基金,同時集聚生態伙伴,打造了頂尖專家、大院大所、科技企業、醫療機構在內的協同創新鏈。
蘇州市中醫醫院是此次會議的承辦方之一,在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骨關節病、內分泌失調等領域形成特色,打造老百姓信賴的“針灸健康驛站”。該院將與區域內兄弟單位攜手參與針灸高質量發展機制建設,主動分享診療技術,創新打造針灸高質量發展的“長三角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