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常熟市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254.7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高于江蘇省2.9個百分點、蘇州大市3.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38.1億元,增速13.3%;進口316.6億元。9月單月進出口總值147.6億元,同比增長19.9%,連續12個月實現同比增長。
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占比超六成,加工貿易增速明顯提高。前三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806.8億元,增長6.3%,占常熟市外貿總值的64.3%,為外貿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加工貿易作為聯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方式,發展活力持續釋放,進出口219.1億元,增長17.9%,增速較上半年提升11.7個百分點,其中9月當月增長46.8%,成為外貿增長的重要助力;保稅物流進出口68.6億元。此外,市場采購出口152.4億元,增長33.9%,對常熟市外貿增長起到明顯上拉作用。
外貿主體方面,民營企業持續發揮穩外貿“主力軍”作用,增速顯著高于整體水平。前三季度,常熟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數量達到3123家,同比增加216家,外貿主體隊伍不斷壯大。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714億元,增長20.3%,較外貿整體增速高出11個百分點,占常熟市外貿總值的56.9%,在穩外貿中占據核心地位;外資企業進出口525.4億元,占比41.9%;國有企業進出口15.4億元,占比1.2%。
在貿易伙伴拓展方面,常熟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大,東盟貿易保持活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貿易潛力持續釋放。前三季度,東盟作為常熟第一大貿易伙伴,進出口246.9億元,增長22.9%,增速高于整體13.6個百分點,占比提升2.2個百分點至19.7%,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的全面完成為區域和全球貿易注入更多確定性。同期,常熟對歐盟、日本、韓國分別進出口174.4億元、143.5億元、77.5億元,分別增長2.5%、2.6%、1.6%,三者合計占比31.5%;對美國進出口128.1億元,占比10.2%。截至前三季度,常熟已與197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較去年同期增加11個。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610億元,增長12.3%,占常熟市外貿總值的48.6%,充分展現出強勁的貿易潛力。
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進一步向“新”向優發展。前三季度,機電產品出口462.2億元,增長20.9%,占出口總值的49.3%。其中“新三樣”產品出口52.1億元,綠色產品鋰電池表現亮眼,增長54.3%;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277.8億元,增長5.1%,占比29.6%;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34.5億元,增長12.3%,其中,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產品增速分別達57%、47%,凸顯出常熟外貿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地位,向“新”向優發展更進一步。
進口產品結構上,高技術密集型產品保持較快增長,大宗商品實現增長,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前三季度,進口機電產品147.1億元,增長3.8%,占進口總值的46.5%,其中,音視頻設備及其零件、半導體制造設備、醫療儀器及器械等高技術密集型產品增長勢頭迅猛,分別增長120.7%、48.7%、39.6%;進口基本有機化學品39.5億元、紙漿32.3億元。大宗商品方面,進口鐵礦砂8.7億元,增長31.4%,進口未鍛軋銅及銅材7.9億元,增長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