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張家港市深入貫徹落實蘇州市部署要求,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聚焦建筑垃圾產生、運輸、處置全鏈條,創新治理模式,強化科技賦能,健全制度體系,持續推動建筑垃圾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提質增效。?
優化審批服務,打造高效便捷“新流程”?。張家港市嚴格規范審批管理,優化服務流程,壓縮辦理時限,提升服務效能。今年以來,張家港市累計完成工程項目新增備案310項、變更備案376項,辦理處置證634張,核準處置總量400余萬噸,核發運輸證33張,核準渣土車489輛。同時,積極推行“一網通辦”、線上預審、容缺受理等便企舉措,大幅提升相關主體辦證體驗。針對部分經營主體備案材料不規范、系統操作不熟練等問題,定期組織開展線上培訓,更新視頻教程,提升主體自主申報能力,全力提升審批服務效能。?
強化全程監管,構建智慧治理“新體系”?。張家港市依托智慧張家港平臺、中交云偵系統、電子聯單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建筑垃圾從產生、運輸到處置的全過程可視、可溯、可控監管。全面夯實基礎數據支撐,將張家港市現有的187家在建項目、44家運輸相關主體、21家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終端及社會化綜合利用相關主體納入統一智慧監管平臺,實施動態精細管理。每月召開運輸相關主體負責人工作例會,實施月度考評和星級評選,對評分較低主體采取約談、停運等措施,有效提升行業管理水平。?
創新服務機制,拓寬共治共享“新路徑”?。張家港市結合“城管進社區”工作機制,創新實施“建筑垃圾服務專員”制度,并配套推出“五個一”服務措施,為張家港市重大項目提供從開工到竣工的全周期一對一服務,有效緩解出土慢、協調難等問題,顯著提升項目建設效率。深化跨部門協作,聯合住建、公安、交通等部門開展聯合體檢,形成協同共治的良好局面,進一步推動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走深走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