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組織,中國旅游協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唐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非遺旅游融合創新交流活動在河北唐山舉行。會上發布了全國20個“2025非遺旅游融合年度創新案例”,常熟一城山水景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申報的《一曲評彈醉江南:沙家浜虞山尚湖的“非遺+”全域實踐》入選,成為全省唯二、蘇州唯一的入選項目。
近年來,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以“非遺+文旅”融合為創新路徑,引入石灣山歌、蘇州評彈、打鐵花、江南船拳、爊制技藝、水鄉婚俗、中醫藥文化等近20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將非遺深度融入景區肌理,通過場景重構、業態滲透、節慶賦能與傳播延展四大方向,構建“可觀、可學、可游、可玩、可購、可住”的全鏈條體驗體系。
重構場景,推動非遺從舞臺到生活,打造演藝矩陣。旅游區年均舉辦超3000場茶館評彈、戲臺京劇、街面民俗演藝、古宅婚俗、夜間打鐵花等演出,形成了“日賞非遺+夜游紅色”的全天候體驗鏈。其中,沙家浜風景區因演出京劇《沙家浜·智斗》、滬劇《蘆蕩火種·智斗》創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確認為“累計演出同一劇目場次最多的景區”。
滲透業態,推動非遺從展示到消費,帶動全域升級。旅游區創新發展“非遺+餐飲”“非遺+住宿”“非遺+購物”“非遺+研學”等新業態,推出爊雞、蟹宴等主題餐飲。其中,民宿融入了藍印花、竹編等非遺元素;文創店鋪甄選了藍印花布、紅木手工、蘇式糕點等特色非遺產品;景區推出了爊雞制作、中醫藥非遺研學體驗,帶動非遺相關產業年接待量超200萬人次。
賦能節慶,推動非遺從常規到爆點,創新展示平臺。旅游區以尚湖牡丹花會、沙家浜旅游節、大閘蟹美食節、寶巖楊梅節等為載體,推出非遺市集、龍舟賽、全國戲曲票友大賽、民俗技藝表演等活動,單日最高吸引游客超萬人,同時結合船模館、婚俗館、船拳館等專題展館,形成了“動態節慶+靜態展館”的展示模式。
延展傳播,推動非遺從線下到線上,構建數字空間。旅游區通過新媒體實現千萬級流量曝光,邀請達人、流量博主身臨景區體驗非遺;與央視、抖音等平臺合作開展戲曲名家走進沙家浜直播活動,讓百萬觀眾在“云端”感受非遺魅力,打破了時空限制。
未來,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區將不斷深化“非遺+”實踐,一方面逐步探索AR/VR、具身智能等技術賦能,目前已引進了皮影戲、戲韻光影、機器人唱京劇等項目,打造更豐富的沉浸式體驗空間,另一方面加強社區參與,推動非遺走進市民生活,實現主客共享,讓旅游成為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脈的重要載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