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昆山市積極探索綠化認建認養新模式,通過智慧平臺搭建、補償機制創新以及多元宣傳引導,激發社會各界參與綠化建設的熱情,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搭建智慧平臺,凝聚社會參與合力。依托“智慧園林”信息平臺,整合綠化資源信息,實現認建認養項目線上發布、申請、管理全流程電子化,提升服務效率和透明度。通過平臺精準匹配供需,吸引企業、市民廣泛參與,形成“政府搭臺、社會共建、公眾共享”的義務植樹新格局。同時,平臺定期公示認建認養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確保公眾監督權,增強社會信任度。目前該模式已實現昆山市推廣。
創新補償機制,激發企業參與活力。綠化部門聯合環保部門,將生態補償與認建認養活動有機結合,探索“生態修復+綠化認養”聯動模式。在環保執法中,引導企業以認建認養方式履行生態補償責任,既彌補環境損害,又推動綠化建設。通過政策宣傳和典型示范,企業參與熱情顯著提升,2024年昆山市企業認養達96處,成為認建認養的重要力量。
強化宣傳引導,提升全民參與動力。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宣傳,擴大認建認養社會知曉度。線上利用“智慧園林”平臺、政務新媒體等渠道發布項目信息,線下組織社區活動、宣講會等各類活動超100場,普及綠化共建共享理念。市民可通過地圖模式等在線選擇認養地點及樹種,2024年市民參與認養81處,認養積極性顯著提升。
昆山市在綠化認建認養工作上的創新實踐,有效調動了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城市綠化建設,為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注入強勁動力。未來,昆山將繼續深化創新舉措,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投入,持續繪就城市綠色發展新畫卷,為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城市樣板不懈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