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太倉市加固種業科技創新底板,補齊科技設施裝備短板,拉長臨港先進物流長板,培育綠色發展技術模板,鍛造智慧生產轉型新板,搭建鄉村科技振興“跳板”。
加固種業科技創新底板。保存“老、稀、優、特”地方種質資源150余份,實施“梅山豬(小梅山)遺傳多樣性測定項目”,建有國家、省級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各1家,省級特色優勢種苗中心(繁育基地)3家。支持惠和種業生產研發創新基地商業化育種。
補齊科技設施裝備短板。發展設施農業,推廣農田智慧灌溉設施1930畝,新建植物工廠2個。2024年支持高科技農業農村重大項目5個。極味邦智能化雞精產線投產,獲評蘇州市級示范智能車間。捷賽機械新建農業裝備項目主體完工,力補農機裝備研發制造短板。
拉長臨港先進物流長板。發展農產品冷鏈貯藏與精深加工,集聚中集冷箱、華商冷藏等企業,引航技術保障“生鮮專線”冷鏈船舶隨到隨接。王大螃蟹集團蟹將軍食品帝王蟹總部項目落地。建成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23個、庫容量7000m3。
培育綠色發展技術模板。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2025年肥藥施用量較2020年減少3%、2.5%。梨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入選全國典型。建設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載體,投用初腐熟中心4個。創新池塘循環養殖、農牧綜合種養等技術,《生態農場“稻—羊—肥”種養循環技術規程》進入省地方標準。
鍛造智慧生產轉型新板。“慧生產”管理系統統管生長監測、AI建議等,農業農村數據“一張圖”統攬種質資源、農田建設等10類資源,“慧種地”APP統籌金融支持、農資銷售等6大服務,智能農機入網率超90%。雅鹿生豬育肥場、萬豐肉牛養殖場應用環境控制、精準飼喂等智能養殖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