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關于健全住房公積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通知》(建金〔2015〕26號)的規定,經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現將蘇州市住房公積金2020年年度報告公布如下:
一、機構概況
(一)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有17名委員,2020年召開2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事項主要包括:
1.第四屆三次全體會議審議了市公積金中心《關于蘇州市2019年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執行情況和2020年住房公積金歸集使用計劃草案的報告》《關于蘇州市2019年住房公積金財務收支計劃執行情況和2020年住房公積金財務收支計劃草案的報告》《蘇州市住房公積金2019年年度報告》《市公積金中心機關本級行政管理經費分攤方案》以及《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政策期滿后的處理意見》,追補審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住房公積金幫扶受困企業和職工相關政策》,聽取了《妥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實施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的說明》,并書面審閱了《關于2019年度住房公積金業務的審計報告》和《關于2019年度住房公積金管理費用使用的審計報告》。
2.第四屆四次全體會議替補了管委會副主任委員,聽取了市公積金中心上半年公積金運行情況匯報,審議了市公積金中心《靈活就業人員自愿繳存住房公積金蘇州試點方案》《關于蘇州市2020年度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的調整方案》《關于新一輪購買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管理服務的報告》《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統一核算”實施方案》以及《關于市屬機關事業單位新職工住房補貼發放方式調整的報告》,追補審議了《修訂〈蘇州市住房公積金準備金管理制度〉的報告》。
(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稱市中心)為直屬蘇州市政府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負責全市(不含工業園區)住房公積金的歸集、管理、使用和會計核算。中心內設9個職能處室,另設機關黨委和機關紀委。在所轄四個縣級市、五個區設置9個分中心和1個管理部。從業人員278人,其中,參公管理人員119人,公益性崗位人員71人,服務外包人員88人。
(三)蘇州工業園區相關概況:
1.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在工業園區行政區域內組織和推行社會保險(公積金)制度,研究決定園區社會保險(公積金)制度的重大事項和發展規劃。
2.蘇州工業園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實施工業園區行政區域內的社會保險制度和住房公積金制度。
3.蘇州工業園區社會保險基金和公積金管理中心(下稱園區中心)負責工業園區行政區域內社會保險基金和公積金的管理,負責區內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提取、貸款和基金管理,具體承辦園區社會保險運行業務,負責社會保險登記、基金征繳、個人權益記錄、社會保險待遇支付等工作。
二、業務運行情況
(一)繳存:2020年,新開戶單位35402家(其中園區中心9336家),凈增單位21979家(其中園區中心2739家);新開戶職工76.06萬人(其中園區中心10.75萬人),凈增職工20.88萬人(其中園區中心1.25萬人);實繳單位123942家(其中園區中心26104家),實繳職工399.31萬人(其中園區中心60.33萬人),繳存額556.42億元(其中園區中心109.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74%、4.28%、7.35%。2020年末,繳存總額3754.41億元(其中園區中心621.9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79%;繳存余額1140.14億元(其中園區中心193.14億元),同比增長13.74%。受委托辦理住房公積金繳存業務的銀行6家。
(二)提取:2020年,157.40萬名(其中園區中心33.57萬名)繳存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提取額409.73億元(其中園區中心77.28億元),同比增長8.37%;提取額占當年繳存額的73.64%,比上年增加0.7個百分點。2020年末,提取總額2614.27億元(其中園區中心428.8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59%。
(三)貸款。
1.個人住房貸款:職工家庭住房貸款最高額度70萬元。此外,購買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內的住房,且住房總價不超過110萬元的職工,首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貸款最高限額可計算至住房總價的80%。
首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借款申請人及共同借款申請人中有兩人(含)以上共同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70萬元;僅借款申請人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45萬元。第二次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借款申請人及共同借款申請人中有兩人(含)以上共同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50萬元;僅借款申請人參與計算可貸額度的,最高貸款額度為30萬元。
2020年,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87萬筆192.2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6.43%、14.6%。其中,張家港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46萬筆22.14億元,常熟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37萬筆19.31億元,昆山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74萬筆32.97億元,太倉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31萬筆14.95億元,吳江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19萬筆9.06億元,吳中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18萬筆9.15億元,相城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09萬筆4.25億元,姑蘇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61萬筆28.46億元,虎丘分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32萬筆15.15億元,園區中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0.6萬筆36.78億元。
2020年,回收個人住房貸款101.1億元。其中,張家港分中心10.21億元,常熟分中心8.96億元,昆山分中心20.48億元,太倉分中心6.72億元,吳江分中心6.19億元,吳中分中心5.75億元,相城分中心2.35億元,姑蘇分中心17.16億元,虎丘分中心10.31億元,園區中心12.97億元。
2020年末,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6.75萬筆(其中園區中心4.97萬筆)1856.09億元(其中園區中心253.31億元),貸款余額1005.01億元(其中園區中心176.44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加7.32%、11.55%、9.97%。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繳存余額的88.15%,比上年末減少3.84個百分點。受委托辦理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銀行16家。
2.異地貸款:2020年,未發放異地貸款。2020年末,發放異地貸款總額0萬元,異地貸款余額0萬元。
3.公轉商貼息貸款:2020年未發放公轉商貼息貸款。截至2020年末,歷年累計發放公轉商貼息貸款44279筆、1613559.76萬元(其中園區中心8153筆、421571.31萬元),累計貼息59976.28萬元(其中園區中心18807.71萬元),其中2020年貼息額4470.17萬元(其中園區中心3925.26萬元)。
4.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貸款:2020年,未發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貸款。截至2020年末,累計發放項目貸款3.2億元,無項目貸款余額。
(四)購買國債:2020年,未購買國債。年末,國債余額0億元。
(五)資金存儲:2020年末,住房公積金存款161.11億元(其中園區中心24.03億元)。其中,活期0億元,1年(含)以下定期22.60億元,1年以上定期2.00億元,其他(協定、通知存款等)136.51億元。
(六)資金運用率:2020年末,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余額、項目貸款余額和購買國債余額的總和占繳存余額的88.15%,比上年末減少3.84個百分點。
三、主要財務數據
(一)業務收入:2020年,業務收入334932.11萬元,同比增長13.36%。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81963.99萬元,張家港分中心32253.39萬元,常熟分中心30885.28萬元,昆山分中心62753.88萬元,太倉分中心20840.99萬元,吳江分中心20279.86萬元,吳中分中心19772.77萬元,相城分中心9426.33萬元,園區中心56755.62萬元;存款利息23785.60萬元(其中園區中心3276.99萬元),委托貸款利息311146.51萬元(其中園區中心53478.62萬元),國債利息0萬元,其他0萬元。
(二)業務支出:2020年,業務支出203135.79萬元,同比增長9.69%。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47342.67萬元,張家港分中心19914.96萬元,常熟分中心19172.12萬元,昆山分中心38735.78萬元,太倉分中心13152.82萬元,吳江分中心12984.14萬元,吳中分中心12905.98萬元,相城分中心6775.21萬元,園區中心32152.11萬元;支付職工住房公積金利息161450.66萬元(其中園區中心24427.02萬元),歸集手續費17663.40萬元,委托貸款手續費12596.75萬元(其中園區中心2673.93萬元),其他11424.98萬元(其中園區中心5051.16萬元)。
(三)增值收益:2020年,增值收益133557.55萬元(含以前年度形成的其他住房基金結轉1761.23萬元),同比增長21.12%。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35764.43萬元,張家港分中心12338.43萬元,常熟分中心11717.74萬元,昆山分中心24194.72萬元,太倉分中心7688.17萬元,吳江分中心7297.13萬元,吳中分中心7302.30萬元,相城分中心2651.12萬元,園區中心24603.51萬元;增值收益率1.24%,比上年增加0.05個百分點。
(四)增值收益分配:2020年,提取貸款風險準備金76384.76萬元(其中園區中心14762.10萬元);提取管理費用12964.60萬元,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44208.19萬元(其中園區中心9841.40萬元)。
2020年末,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365542.10萬元(其中含園區中心75542.45萬元)。累計提取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419423.31萬元;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提取135221.46萬元,張家港分中心提取51743.99萬元,常熟分中心提取51513.00萬元,昆山分中心提取63520.19萬元,太倉分中心提取18328.46萬元,吳江分中心提取23394.64萬元,吳中分中心提取20304.39萬元,相城分中心提取5035.55萬元,園區中心提取50361.63萬元。
此外,根據2020年年度預算提取的管理費用12964.60萬元,已全額上交財政。
2019年實現的城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補充資金57111.29萬元已全部上繳財政;其中,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上繳11094.35萬元,張家港分中心上繳7550.78萬元,常熟分中心上繳7253.70萬元,昆山分中心上繳12084.83萬元,太倉分中心上繳3307.32萬元,吳江分中心上繳3332.71萬元,吳中分中心上繳4147.92萬元,相城分中心上繳730.78萬元,園區中心上繳7608.90萬元。
(五)管理費用支出:2020年,管理費用實際支出13133.38萬元,同比下降0.06%。其中,人員經費6042.11萬元,公用經費381.34萬元,專項經費6709.93萬元。
市中心(含姑蘇分中心、虎丘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6147.49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2531.73萬元、147.28萬元、3468.48萬元;張家港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1001.32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564.16萬元、33.91萬元、403.25萬元;常熟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1103.29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547.01萬元、37.85萬元、518.43萬元;昆山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1546.08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600.41萬元、39.28萬元、906.39萬元;太倉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763.99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446.78萬元、35.06萬元、282.15萬元;吳江分中心(含盛澤管理部)管理費用支出1117.15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559.02萬元、35.39萬元、522.74萬元;吳中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880.73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422.38萬元、26.93萬元、431.42萬元;相城分中心管理費用支出573.33萬元,其中,人員、公用、專項經費分別為370.62萬元、25.64萬元、177.07萬元。
四、資產風險狀況
(一)個人住房貸款:2020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逾期額2.46萬元,逾期率0.0003‰,其中,張家港分中心0‰,常熟分中心0‰,昆山分中心0‰,太倉分中心0.0034‰,吳江分中心0‰,吳中分中心0.0004‰,相城分中心0‰,姑蘇分中心0‰,虎丘分中心0‰,園區中心0‰。個人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365542.09萬元(含園區中心75542.45萬元)。2020年,使用個人貸款風險準備金核銷呆壞賬0萬元。
(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2020年末,無逾期項目貸款。未計提項目貸款風險準備金。無項目貸款風險準備金余額。
五、社會經濟效益
(一)繳存業務。
繳存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占8.44%,國有企業占3.52%,城鎮集體企業占0.94%,外商投資企業占30.36%,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占54.20%,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占1.20%,靈活就業人員占0%,其他占1.34%;中、低收入占98.20%,高收入占1.80%。
新開戶職工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占1.91%,國有企業占1.40%,城鎮集體企業占0.47%,外商投資企業占30.15%,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占64.39%,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占0.84%,靈活就業人員占0%,其他占0.84%;中、低收入占99.73%,高收入占0.27%。
(二)提取業務。
提取金額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22.90%,償還購房貸款本息占61.50%,租賃住房占0.06%,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離休和退休提取占6.64%,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并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提取占0.01%,出境定居占0.01%,其他占8.88%。提取職工中,中、低收入占96.90%,高收入占3.10%。
(三)貸款業務。
1.個人住房貸款:2020年,支持職工購建房363.37萬平方米(含公轉商貼息貸款)(其中園區中心50.33萬平方米),2020年末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含公轉商貼息貸款)為9.63%,比上年末減少0.05個百分點。通過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可節約職工購房利息支出357645.32萬元(其中園區中心92764.61萬元)。
職工貸款筆數中,購房建筑面積90(含)平方米以下占31.28%,90-144(含)平方米占59.59%,144平方米以上占9.13%。購買新房占56.43%(其中購買保障性住房占0.08%),購買二手房占43.50%,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0.07%(其中支持老舊小區改造占0%),其他占0%。
職工貸款筆數中,單繳存職工申請貸款占49.17%,雙繳存職工申請貸款占50.27%,三人及以上繳存職工共同申請貸款占0.56%。
貸款職工中,30歲(含)以下占31.94%,30歲-40歲(含)占50.95%,40歲-50歲(含)占15.37%,50歲以上占1.74%;首次申請貸款占90.95%,二次及以上申請貸款占9.05%;中、低收入占96.88%,高收入占3.12%。
2.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試點項目貸款:2020年末,無試點項目,未涉及貸款額度、建筑面積、中低收入職工家庭的住房問題。試點項目貸款資金未發放且無貸款本息還清。
(四)住房貢獻率。
2020年,個人住房貸款發放額、公轉商貼息貸款發放額、項目貸款發放額、住房消費提取額的總和與當年繳存額的比率為96.74%,比上年減少10.49個百分點。
六、其他重要事項
(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措施,落實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政策情況和政策實施成效。
針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受困企業和繳存職工,出臺《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住房公積金保障工作的通知》,推出“五助五穩”復工復業“組合拳”,通過“最優政策”和“至高服務”,構筑最舒心的營商環境。
一是助企業減負降本穩經營。提供“一企一策”的降比緩繳政策,放寬繳存比例區間,為8752家單位降比減負3.6億元;為230家企業延緩繳納資金2300萬元。二是助房企資金減壓穩市場。取消公積金貸款發放輪候期限制,將貸款放款時間從輪候6個月縮短至平均10.9日即可放款,助力357家房地產企業加速回攏資金。三是助企業引進人才穩創新。結合蘇州市最新人才落戶政策,繼續實施好住房公積金高層次人才支持政策,全市(不含園區中心)審批高層次人才貸款129筆、1.33億元,戶均103.24萬元。四是助企業職工返崗穩隊伍。積極呼應“租購并舉”住房制度改革要求,推出“租房委托提取”模式,簡流程、減材料、不見面,助力返蘇職工解決居住問題,支持企業穩定職工隊伍、順利復產復工。五是助繳存職工改善住房穩預期。對受疫情影響的繳存職工放寬貸款條件、放寬提取材料有效期、放寬逾期罰息處理,為118名職工免除逾期還貸影響。
(二)當年機構及職能調整情況、受委托辦理繳存貸款業務金融機構變更情況。
2020年,經中共蘇州市委市級機關工作委員會批復同意,中共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關總支部委員會改建為中共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關委員會,同時成立中共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關紀律檢查委員會。2020年9月21日,中心召開機關黨員大會,選舉產生第一屆機關黨委和機關紀委委員。
2020年未涉及受委托辦理繳存貸款業務金融機構變更。
(三)當年住房公積金政策調整及執行情況,包括當年繳存基數限額及確定方法、繳存比例等繳存政策調整情況;當年提取政策調整情況;當年個人住房貸款最高貸款額度、貸款條件等貸款政策調整情況;當年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執行標準等;支持老舊小區改造政策落實情況。
1.當年繳存基數限額及確定方法、繳存比例等繳存政策調整情況。
(1)繳存基數限額:2020年度,蘇州住房公積金最高繳存基數為26400元,最低不得低于蘇州各地人社部門公布的當地最低社保繳費基數,如職工工資基數確實低于當地最低社保繳費基數的,經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核準,按實繳存,但最低不得低于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當年度最低工資,即2020元。
(2)確定方法:
最高限額:蘇州市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倍;
最低限額: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布的當年度最低工資。
(3)繳存比例調整:
各類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單位:單位與職工各5%~12%。
各級國家機關、各類事業單位:單位與職工各8%~12%。
2.當年提取政策調整情況。
(1)2020年,為貫徹落實加快建立租購并舉住房制度,進一步支持職工使用住房公積金租賃住房,我中心出臺《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租賃住房消費提取管理辦法(試行)》,規范了租房提取對象、條件、方式、額度等。
(2)根據審計署審計整改意見,我中心明確繳存職工患重病提取額度,明確職工本人、配偶或其直系親屬因患重病治療,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在患病治療期間,以上家庭成員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提取金額不超過重病治療費用個人自負和個人自費部分。
3.2020年未涉及貸款政策(個人住房貸款最高貸款額度、貸款條件等)、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執行標準的調整。
(四)當年服務改進情況,包括推進住房公積金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情況,服務網點、服務設施、服務手段、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其他網絡載體建設服務情況等。
1.推進住房公積金服務“跨省通辦”工作情況。
(1)全市9個分中心于服務大廳開設“跨省通辦”專窗,并設置明顯標識,配備2名專窗工作人員互為AB角。個人住房公積金繳存貸款信息查詢、出具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正常退休提取住房公積金,已全部實現線上辦理。
(2)蘇州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在省內率先接入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實現《異地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業務線上辦理,中心編制的《<異貸繳存使用證明>接口開發指引》,作為“蘇州經驗”在全省推廣應用。
2.推進住房公積金服務市域一體化工作情況。
市公積金中心與園區社會保險基金和公積金管理中心工業園區加強系統對接融合,2020年6月“蘇州公積金”APP上線“職工賬戶轉入園區”功能,截至年末共辦理職工賬戶轉入園區3455筆、涉及金額5196.94萬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系統對接,加快數據統計標準化進程。針對蘇相合作區范圍內的公積金業務服務,加強合作探索。
3.服務網點、服務設施、服務手段等工作情況。
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貫徹“用戶思維、客戶體驗”,不斷提升為民服務軟實力,做優做強“公積金?惠萬家”民生品牌。邀請第三方對社會公眾開展公積金服務測評,滿意率達96%。
(1)推進綜合窗口模式,助力全市一體通辦。全市9個服務大廳、1個管理部實施綜合窗口改革,共計建成綜合窗口162個,辦理業務12.29萬余筆,實現公積金業務“一網、一窗、一人”辦理。啟動全域業務通辦,22項使用業務、17項單位及個人事項在9個縣(市)、區實現通辦。
(2)構建服務提升體系,做優做強服務品牌。組織開展2020年全市公積金系統全業務技能競賽活動,提高社會影響力。每季開展“流動紅旗”評比活動,通過視頻檢查、暗訪檢查、交叉暗訪、投訴處理、電話回訪及服務特色報送等多種形式進行綜合評比,發揮先進示范作用。通過神秘人暗訪及飛行檢查,全面掌握各服務大廳及承辦網點服務現狀,開展服務質量指導監督,保持公積金服務在群眾中的良好口碑。
(3)持續優化線下布局,主動融入基層改革。圍繞基層“三整合”改革,赴全市10個鄉鎮調研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情況,在6個地區率先試行鄉鎮一級便民服務中心設立公積金綜合服務網點。借助大數據地理信息,全面摸清公積金服務網點、樓盤、承辦銀行、繳存單位等資源家底,年內重新調整18個公積金服務網點。探索針對公積金貸款“一攬子”事項再優化,提供貸后材料寄送服務,為貸款職工提供“少跑一次”的多選項。針對貸款還清后續業務,會同銀行、擔保、不動產登記中心打通前后鏈條,實現“一站式”辦結。
(4)改革創新提振效能,全面優化營商環境。聯合工、農、建三家銀行推出“公積金小微企業貸”,為997家企業提供純信用貸款11.63億元,為輕資產創新創業型市場主體解決資金問題創造條件。太倉、昆山、常熟率先通過“企業開辦一件事”為9943家企業提供“多證合一”同步開戶服務。啟動“企業服務月暨集中宣傳月”活動,走訪4262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210余次,發放宣傳材料41.05萬份,宣傳對象超2萬人(次),實現政策直達企業,服務直達職工。設立擬上市企業“專家門診”,服務指導擬上市企業出具住房公積金繳存證明材料1064份。依托官方網站推出“網上服務旗艦店”,開通單位開戶、繳存證明出具線上辦理渠道,拓展“不見面”服務內涵。
4.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其他網絡載體建設服務情況。
進一步完善“微信公眾號、網上服務大廳、手機App、自助終端”多位一體的“智慧公積金”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其中,“蘇州公積金”微信公眾號粉絲達175萬余人,影響力領先同行。12329熱線全年人工接聽70余萬個電話,滿意率近100%。單位業務實現100%可線上辦理,離柜率達到80.3%,不見面匯繳率達92.33%。實現48項個人高頻業務線上全覆蓋,個人線上查詢及辦理業務1098.43萬筆,個人使用業務離柜率達95.99%,其中提取業務28.33萬筆、同比增長28.54%。在此基礎上,2020年8月綜合服務平臺以高分優秀通過省廳檢查驗收組的驗收。
(五)當年信息化建設情況,包括信息系統升級改造情況,基礎數據標準貫徹落實和結算應用系統接入情況等。
全面完成了第三代公積金綜合業務系統三期項目建設,項目涉及14個大項,包括線上業務范圍豐富擴展,銀行直聯功能強化,結算單據電子化處理,外聯單位業務對接,系統功能優化完善等方面。其中,依托電子簽章技術,實現公積金結算單據電子化變革,大幅提高資金結算風險的防范能力和結算單據的傳遞效率,并實現全市住房公積金資金統一集中管理;與園區中心建立高效數據交換通道,實現職工賬戶轉入園區線上辦理3455筆、金額5196.94萬元;完成新OA辦公系統開發,建立辦公系統手機App,實現辦公應用的移動延伸;引入地理信息、大數據分析等目前主流的信息化技術搭建公積金大數據應用管理平臺。
信息系統對接國家、省、市三級公積金大數據應用管理平臺。市內對接“蘇周到”“智慧蘇州”等數據平臺,建立蘇州市紀委、市發改委、市中院等14個部門及9個地方部門數據交互共享平臺;省內對接江蘇政務服務平臺,日均更新信息1.7萬余條;國家對接住建部公積金大數據平臺,每日更新公積金數據信息。
(六)當年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及職工所獲榮譽情況,包括:文明單位(行業、窗口)、青年文明號、工人先鋒號、五一勞動獎章(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巾幗文明崗)、先進集體和個人等。
1.集體:
(1)中心獲評“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2)姑蘇分中心、吳江分中心獲評“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3)中心被蘇州市創建青年文明號活動組委會評為青年文明號;
(4)虎丘分中心獲評“蘇州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5)中心12329熱線被評選為蘇州市三八紅旗手;
(6)中心工會獲省建設工會“先進產業局工會”先進;
(7)吳中分中心獲省建設工會“模范職工小家”先進;
(8)市中心機關第四黨支部被評為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先進基層黨組織;
(9)吳江分中心獲評2020年度江蘇省巾幗文明崗;
(10)常熟分中心獲省建設工會“優質服務窗口”;
(11)中心在2019年度蘇州市“便民杯”優質服務競賽活動中被評為優質單位(服務優質);
(12)市中心團支部被共青團蘇州市委員會推選為蘇州市“三敢三勇”團組織;
(13)中心在2019年度蘇州市內部審計工作質量檢查評估中被市審計局評為“優秀單位”。
2.個人:
(1)姑蘇分中心陸歆琦被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辦公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評為2019年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46城萬人志愿者”活動優秀志愿者;
(2)姑蘇分中心范婷榮獲2020年度蘇州市五一勞動獎章;
(3)昆山分中心吳莉芬獲2019年省建設工會“優質服務明星”榮譽;
(4)中心內審處楊蕓同志被中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委員會評為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優秀共產黨員;
(5)中心辦公室金黎婷獲評蘇州市三八紅旗手。
(七)當年對違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法規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情況。
2020年,全市無相關行政處罰案件,無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情況。
(八)當年對住房公積金管理人員違規行為的糾正和處理情況等。
2020年,全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人員不存在違規行為。
(九)其他需要披露的情況。
1.開展2020年度中低收入家庭購買保障性住房的公積金貸款貼息,全市(不含園區中心)共計辦理貸款貼息205筆60.63萬元,戶均貼息2957.69元。
2.繼續對長期未使用住房公積金的繳存職工實施獎勵補貼機制,全年累計向8.39萬名(其中園區中心0.23萬名)符合條件的職工實施獎勵6158.23萬元(其中園區中心389.94萬元),人均享受補貼733.57元。
蘇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2021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