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華局長您好!歡迎您參加我們蘇州廣電總臺政風行風熱線直播活動。下面,請您和廣播前的市民聽眾打個招呼。
華益明:各位聽眾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副局長華益明。很高興走進政風行風熱線直播間,和大家互動交流、回應大家關切。
首先介紹一下和我一同參加直播的同事,他們是:城市綠化處陳驊處長,合作交流處朱海俊處長,林業處(林業站)處長(站長)姚新華,園林管理處李曉麗主任,濕地保護站馮育青站長。
今天我們借助電波平臺,來聽取大家對蘇州園林、綠化、林業、濕地相關工作的意見建議,更好推動我局工作。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打造世界一流的園林景區窗口形象,錨定“園林之城”“公園城市”“國際濕地城市”三大目標,今年重點推進“百園潤城、千園融城、萬眾共建綠色家園”民生實事工程,全面激發古典園林的藝術魅力和時代活力,全域構建系統完整、城鄉一體的公園體系,守護蘇州的森林濕地生態本底。
借此機會,也衷心感謝市民朋友們一直以來對蘇州園林、綠化和林業事業的關心、關注和支持。我們將認真傾聽市民心聲,不斷改進工作,為傳承蘇州園林文化遺產、守護蘇州的綠水青山、增進民生福祉貢獻應有的力量。謝謝大家!
主持人: 蘇州園林被譽為“江南文化的集大成者”,近年來在打造“中國園林第一品牌”方面有哪些戰略定位和核心舉措?
華益明: 我們始終以“爭第一、創唯一”為目標,牢記蘇州園林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責任使命,努力打造“中國園林第一品牌”。一方面,通過編制新一輪保護規劃、深化遺產管理合作、構建智能化監測體系,確保園林保護的“領先領跑”;另一方面,以國際傳播和文化輸出為抓手,推動園林藝術從“小眾堅守”走向“大眾傳承”,讓蘇州園林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例如,我們聯合清華、東南大學等開展古建保護課題研究,與麗江古城等世界遺產地合作申報課題,推出全球示范的遺產保護蘇州案例,全面提升國際影響力。
主持人: 蘇州園林在傳承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動態保護”和“靜態遺產”的平衡。當前蘇州正大力推動花卉盆景產業發展,讓蘇派盆景“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對蘇州園林活化利用有何意義?
華益明:園林是活態遺產,不能僅停留在修復建筑,更要復活其文化生態。盆景是“微縮的園林”,充分體現了“咫尺山林”的哲學。近期將在上方山舉辦蘇州花展,花園大會暨花卉盆景交易會;推出“園林花集”品牌,在蘇州熱門地鐵沿線臨頓路站、蘇博站、廣濟路站、樂橋站、蘇州中心站、石湖東路站等設立展銷點;在桐涇公園建設花卉盆景展示銷售中心,建立直播電商基地,鼓勵引導各種資源向優勢產區、優勢企業聚集,扶持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具有蘇州地方特色的高標準花卉盆景基地及市場,促進蘇州花卉盆景全產業鏈發展。讓蘇派盆景“飛入尋常百姓家”是園林管理者的責任,我們希望以活化利用反哺保護,讓花卉盆景成為市民游客解讀蘇州園林、享受美好生活的又一載體。
主持人:接著這個園林花卉來說啊,聽說整個蘇州今年園林景區將計劃舉辦大幾百場園事花事活動,并推出“全域賞花指數2.0”。這些活動如何平衡大眾參與與文化深度?
華益明:我們的核心理念是“激發古典園林的藝術魅力和時代活力”,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讓名園與名花相映,讓歷史與當下對話。打造“一園一品”,拙政園主打杜鵑花展、荷花展,留園聚焦山茶雅集,滄浪亭以“蘭”會友,虎丘以“三花”文化為核心,既滿足游客四季賞花需求,又嵌入園林詩詞、書畫、節氣風俗等文化內涵,做足花文化。游客不僅能看花,還能參與插花、非遺體驗等活動。賞花指數2.0版則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平臺,實時數據推送,引導游客最佳時令賞花打卡。
主持人:今年我們園林局又提出重點打造“百、千、萬”綠色工程,也就是“百園潤城、千園融城、萬眾共建綠色家園”民生實事工程,讓市民從“逛公園”變為“創公園”,這一理念備受關注。能否請您談談蘇州在構建“公園城市”中的核心思路?
華益明:蘇州的公園城市建設總體還是突出為民理念,打造萬眾共享綠色家園,提升市民幸福感,讓園林從“景區圍墻內”走向“市民生活圈”,從“政府主導”轉向“全民共創”。我們以“百、千、萬”綠色工程為抓手,推動生態資源與城市功能深度融合,讓每一塊綠地都成為市民的“會客廳”。“百園潤城”就是百座園林舉辦園事花事活動,厚植“公園+”文化藝術底蘊。“千園融城”是千座城市公園創新推出足球進公園、科普進公園、消費進公園等“公園+”產品;“萬眾共建”是聚焦打造萬眾共建社區花園,精心打造一批精致秀美的單位、商鋪門前花園。未來,蘇州的公園城市建設將打破“園”與“城”的物理界限,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入園,每個市民都是綠化的“設計師”和“守護者”,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讓古典園林美學滲透現代街區,千年文脈在新時代延續生機。
吳女士:聽說蘇州在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濕地科普做的比較好,我們也想帶小孩參加濕地科普活動或者志愿活動,咨詢一下現在有哪些渠道可以報名?
濕地站:一方面,我們正在打造“濕地公民科學家養成計劃”科普品牌,面對市民提供多樣化的濕地科普產品。全市有14個省級以上的濕地公園,結合當地的特色資源、特定時節,持續策劃推出野外觀鳥、植物認知、水生昆蟲調查等各類濕地自然教育活動;我們也在持續開展濕地“周五科普課堂”,每周五在蘇州公園舉辦公益濕地知識講堂。您可以關注我們蘇州市林學會、各濕地公園官微等微信公眾號,每周會發布相關活動報名信息,歡迎您帶著孩子來體驗濕地自然教育活動、加入濕地保護志愿隊伍。另一方面,我們聯合教育、科協部門持續推進國際濕地城市聯盟自然學校建設,讓濕地保護走進課堂、讓學生走進自然。目前,全市已經有20所中小學校加入了聯盟,每年有上萬名中小學生走進濕地公園接受自然教育。今年正在開展第三批聯盟學校的建設,讓更多的中小學校參與濕地科普事業,期待您家孩子所在的學校也能加入聯盟,組織學生去濕地公園里上課。
高先生:我是工業園區居民,我看到其他城市的公園里有很多類型的活動,想咨詢一下我們蘇州的公園都舉辦那些活動、方便市民參與?
綠化處:感謝您對蘇州園林綠化事業的關心。近年來,我局陸續推出“公園+健身”“公園+市集”“公園+科普”等“公園+”模式,每年組織種類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例如蘇州公園評彈演出、植物科普和插花活動,工業園區環金雞湖公園健步走、歡樂跑、運動嘉年華,高新區獅山公園市集和公益演出等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25年,我局將重點實施公園城市“百、千、萬”綠色工程,計劃舉辦各類花展、親子課堂、自然科普、非遺市集、文藝匯演、運動嘉年華等活動。
王先生:我是一名戶外活動愛好者,近期我了解到蘇州正在建設郊野公園,請問什么是郊野公園?郊野公園和自然公園、城市公園有什么區別?郊野公園在哪里?什么時候開放?會有什么活動?
林業站:郊野公園是指位于城市近郊,以山體、林地、水系、濕地、田園鄉村、歷史文化遺存等自然和人文資源要素為基礎,打造的具有觀賞游覽、休閑游憩、體育健身、科普宣教、文化體驗等功能的公共開放空間。郊野公園和自然公園、城市公園在位置、功能、設計理念和開發強度上都有顯著區別;自然公園位于受保護的自然區域,例如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更注重生態保育;城市公園位于城區內,人工景觀占比較高,更側重于市民日常休閑娛樂服務;郊野公園定位介于兩者之間,是自然公園和城市公園體系之外的公園新體系。
今年我們將打造公布9個山地型的郊野公園,其中,吳中區5個,高新區3個,常熟市1個。郊野公園將陸續公布,預計8月底前完成全部9個郊野公園的建設任務。
王先生:請問蘇州哪些地方不能獵捕野生動物?什么時候不能獵捕?
林業站:根據省林業局今年1月26日發布的《江蘇省林業局關于劃定陸生野生動物禁獵區和禁獵期等禁獵事項的通告》相關規定,針對禁獵區問題,我市禁獵區包含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林業重要生態區域、野生動物棲息地等3大類,其中,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涉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5類30個,林業重要生態區域涉及重要濕地、生態公益林、國有林場等3類,野生動物棲息地涉及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候鳥等陸生野生動物遷徙通道、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域等3類26個。
針對禁獵期問題,我市禁獵期分為2種情況,一是禁獵區內全年禁獵;二是禁獵區外,哺乳類、鳥類全年禁獵,其他陸生野生動物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禁獵。
王女士:我辦了蘇州市民卡的園林卡,經常要到虎丘山風景區鍛煉身體,一年內100次的額度很快就用完了,咨詢園林卡客服,續辦必須要等到一年后,雖然認為規則合理,望部門協調給有需要的人人性化續卡。
合作交流處:王女士您好!非常感謝您對蘇州園林景區的喜愛,蘇州園林年卡是面向蘇州大市范圍內戶籍居民和常住居民推出的一項公益性惠民政策。園林年卡目前實行一年內可在18個市屬園林景區總計使用100次的規則,此規則充分考慮到絕大多數持卡用戶的用卡習慣,旨在確保惠民政策服務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對此希望您能理解。為了方便市民辦卡用卡,園林年卡在一年期滿后即可立即續卡。對于您喜歡到園林景區鍛煉身體的需求,建議您也可以選擇到居家附近更多環境優美的城市公園、免費開放的園林進行鍛煉休閑。
陳小姐:請問蘇州現在能家養的鸚鵡品種有哪些呢?需要辦理什么手續嗎?
林業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妥善解決人工繁育鸚鵡有關問題的函》規定,鸚鵡合法飼養分為三種情況:
1.非保護動物類:桃臉牡丹鸚鵡、虎皮鸚鵡、雞尾鸚鵡(玄鳳鸚鵡)。這三種鸚鵡不屬于保護動物,飼養無需向林業部門辦理手續。
2.標識管理類:費氏牡丹鸚鵡、紫腹吸蜜鸚鵡、綠頰錐尾鸚鵡、和尚鸚鵡。這四種鸚鵡屬于保護動物,個人可以購買加載專用標識的鸚鵡個體作為寵物飼養,無需辦理人工繁育許可證,請妥善保存好專用標識卡、腳環和購買憑證等合法來源備查即可。
3.許可管理類: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所有鸚鵡均按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管理,除已加載專用標識的個體外,買賣和飼養均需辦理行政許可手續。
飼養許可管理類的鸚鵡,應當逐級上報至省林業局辦理“權限內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核發”行政許可。
王女士:我平時喜歡養一些花草植物,想問下園林里面有沒有這方面的活動和知識講座會講授這方面的知識,一般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參加?
園管處:為滿足市民朋友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體驗自己動手的快樂,提供園林文化、植物養護等科普文化交流分享平臺。我局特推出包括春蘭栽培和養護技藝、牡丹“花禮”課堂、虎丘山里的文化課、世界遺產青年說等精彩內容在內的“百項園林藝術惠民活動”,您可以關注“蘇州園林官微”和“蘇州園林旅游”公眾號,了解我們的園林藝術惠民活動信息,預約報名參加,歡迎您的關注和參與。
網友:獅子林真趣亭里面的水質特別差,像醬油一樣,望有關部門核實處理。
園管處:感謝您對蘇州園林事業的關心。“無水不園,園因水活。”水是園林之魂,水體管理是園林管理的重要工作。近幾年來,各園林景區通過加強水面保潔管理、水體指標監測、完善水體基礎設施和水體生態系統不斷加強水體管理提升。對于您提到的獅子林水體問題,是由于前期地下管道滲漏,導致水體景觀受到影響。針對這種狀況,已采取換水和重新鋪設污水管網、做好閉水試驗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善水質。3月中旬開始,我們還會通過種植水草、投放益生菌等方法加強對園林景區水體生態的調整和維護,努力為游客呈現清澈明亮秀美的園林水體景觀,也希望能提升您游園的體驗感和獲得感,謝謝您的支持!
網友:自家車庫前的小區公共綠化區域里的兩棵小綠化,我想拔掉私種自己喜愛的兩棵枇杷樹,是否可以?
綠化處:按照《蘇州市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九條 城市中的樹木,不論其所有權歸屬,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砍伐、移植。因此小區公共綠化區域里的綠化不能擅自處理,應有綠化產權人或受產勸人委托的單位來辦理,居住區的公共綠化屬于小區居民共有,按照《蘇州市城市綠化條例》第二十七條,實行物業管理的,由物業服務人負責申辦,業主自行管理的,由業主共同商議后負責申辦,未實行物業管理且業主未自行管理的,由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申辦,向屬地城市綠化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網友:3月3日在虎丘景區的文創店(在云巖寺塔邊上的一家)購買了兩本38元的蓋章本,免費蓋了右邊的章,被商家告知另一個章需要另外收費,對此表示不滿,要求對商家進行處理整改,并做好明碼標價。
合作交流處:游客您好!經了解,該文創店內設置有兩種紀念章,一種是給游客免費體驗的,另一種是與相應的文創產品售賣時配套使用的,在店內放置于不同的區域。對于您反映的問題,我們會提醒商家將售賣的商品和服務設置更加醒目的標價公示,與免費體驗的項目進行更加明顯的區分。同時,為了滿足游客蓋章打卡等體驗需求,景區也將結合游園活動推出更多免費打卡蓋章等體驗項目,滿足游客多元化的游覽體驗需求。
主持人:蘇州近年來積極探索“兩山”理論轉化路徑,一手抓“綠色顏值”,精致描繪“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織”的生態畫卷;一手抓“金色產值”,推動自然美學、休閑游憩、郊野康養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中成效顯著。能否請您談談在實現“綠色顏值”與“金色產值”的雙贏目標下,“美麗蘇州看林業”還有什么舉措?
華益明:感謝您對蘇州林業工作的關注與認可。蘇州有著獨具特色的林業資源,全市林木面積192萬畝、覆蓋率20.58%,陸生野生動物500種,為全市生態系統構筑穩定根基,也是我們探索“兩山”理論轉化路徑的底氣。2024年,全市實施造林綠化工程37項,完成營造林3.07萬畝、建成省級綠美村莊11個,扮靚了城市“綠色顏值”;建成森林步道44條,舉辦梅花節、百花節等活動50余場,方便市民親近自然,帶動周邊產業發展,如香雪海景區,單日接待賞梅游客近2萬人次,提升了林業“金色產值”,森林步道越來越受市民親睞。2025年,我市將持續推進探索“兩山”理論轉化路徑,在“綠色顏值”提升上,將持續推進實施長江水系生態廊道、山地森林生態環境等工程70項,完成營造林2.7萬畝、省級綠美村莊8個,“山巒層林盡染、平原藍綠交織”的生態畫卷愈發精致。在“金色產值”挖掘上,打造并公布山地型郊野公園9個,總面積約900公頃,同步加強自然科普宣傳教育,引入觀鳥賞花、徒步登山等環境友好型活動,鼓勵居民開設民宿、輕質餐飲、鄉村市集等經營項目,帶動西部山區村莊富民增收,培育郊野休閑消費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