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弘揚教育家精神,連日來,昆山市首批10名“教育家精神”2025年昆山市優秀教師事跡宣講團成員深入昆山市各級各類學校,采取“1+2”宣講模式,持續開展專題宣講,用質樸的教育故事讓“大國良師”形象深入人心,用耕耘教育的親身實踐生動詮釋教育家精神。
“教育的溫度,就在于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月18日,在昆山開放大學專題宣講現場,昆山市優秀教師事跡宣講團成員、繡衣幼兒園園長蔣晨以“時代之名教育之下踐行美好成為新時代‘大先生’”為主題,分享了她30年來扎根幼教一線的實踐與思考。
作為一名無私勤勉的耕耘者,蔣晨以“愛”為教育的原點,用耐心與專業守護童年。她曾用一年多時間,日復一日幫助一名僅靠鼻音交流的孩子嘗試發聲,從一個字到一個詞,最終使他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她不斷推陳出新,提出“尚美·生長·全納”的園本理念,倡導教育應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生命節奏和發展差異。她帶領教師團隊重構課程,從“教師主導”轉向“兒童主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育不是塑造,而是守護和喚醒。隨后,昆山市委教育工委“鹿城飛燕”青年講師團成員、三中心小學教師宋濤和新城域小學教師芮新云,分別以“跨越山海教育情萬里援疆鑄師魂”和“從不喜歡到喜愛只需要一個契機”為主題,講述江蘇教育年度人物石國華遠赴天山之畔傾情奉獻,用愛播種希望的援疆故事和江蘇省模范教師沈玉紅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成長蛻變與堅守深耕的故事。
昆山市“教育家精神”優秀教師事跡校園宣講采取“1+2”宣講模式,每場宣講由1名昆山市優秀教師事跡宣講團成員及2名昆山市委教育工委“鹿城飛燕”青年講師團成員組成,采用優秀教師本人親述和青年講師側面講述的宣講形式,系統呈現昆山市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育人故事與實踐智慧。
近年來,昆山市教師隊伍中持續涌現了一批有情懷、有水平、有溫度的好老師和“大先生”,他們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昆山教育發展奉獻智慧、貢獻力量。為更好弘揚教育家精神,今年9月10日,昆山市教育局專門組建成立“教育家精神”2025年昆山市優秀教師事跡宣講團,首批宣講團成員10名,分別是:省特級教師、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朱小敏,省特級教師、“蘇教名家”工程培養對象蔣晨,省特級教師、“蘇教名家”工程培養對象周偉華,省特級教師、“蘇教名家”工程培養對象楊麗娟,2025江蘇教師年度人物、蘇州市第三批“組團式”援疆支教團團長石國華,省模范教師沈玉紅,蘇州市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標兵糜增芳,省班主任基本功比賽一等獎獲得者、蘇州市優秀班主任張興立,省技術能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先進個人郝新博,蘇州市蒲公英杯優秀園丁倪彩琴。
按照昆山市教育局部署,10名宣講團成員將和全國“最美教師”、教育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講團成員于潔老師一起,從9月開始深入昆山市各級各類學校,持續開展為期3個月共12場36堂課的專題宣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