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市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法定勞動年齡階段內以靈活就業形式就業的人員,主要包括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
靈活就業人員登記是指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要求的城鄉勞動者從事靈活就業的,應當辦理就業登記。靈活就業人員初次辦理就業登記時,生成電子就業創業證,人社電子證照系統制作并記載相關信息。確需紙質就業創業證的,由登記地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免費發放。
就業創業證樣例
社會保障覆蓋:賦予靈活就業人員與城鎮職工同等的社保參保資格,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
政策權益銜接:作為享受靈活就業補貼、積分落戶、購房資格等政策的前提條件。
靈活就業登記服務主要包含5個服務事項,分別為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流動人員人事檔案接收、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個人賬戶設立。
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登記地自愿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
靈活就業人員可在省公布的當年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之間選擇繳費基數檔次,按20%的繳費比例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 8%計入個人賬戶。
江蘇省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上限:24396元。
江蘇省社會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下限:4879元。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后,實際繳費年限與原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算,其在本市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前按國家和省規定可以計算連續工齡的工作時間視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靈活就業人員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在國家規定的彈性退休時間范圍內;
從2025年1月1日起,男職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齡為五十五周歲的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每四個月延遲一個月,分別逐步延遲至六十三周歲和五十八周歲;原法定退休年齡為五十周歲的女職工,法定退休年齡每二個月延遲一個月,逐步延遲至五十五周歲。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職工達到國家規定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可以自愿選擇彈性提前退休,提前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于女職工50周歲、55周歲及男職工6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職工自愿選擇彈性提前退休的,至少在本人選擇的退休時間前3個月,以書面形式告知所在單位。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所在單位與職工協商一致的,可以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最長不超過3年。所在單位與職工應提前1個月,以書面形式明確延遲退休時間等事項。彈性延遲退休時間確定后,不再延長。
參保人員退休年齡按照《國務院關于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辦法》等確定。其中,原法定退休年齡(原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為男滿60周歲、女干部滿55周歲、女工人滿50周歲、女靈活就業人員滿55周歲,以下情形從其特殊規定:
(一)女工人,50周歲時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或者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累計滿5年且45周歲后在管理技術崗位上工作過的,原法定退休年齡按55周歲執行;
(二)女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和女失業人員,曾為實行勞動合同制之前參加工作的原固定工的,或者原在國有企業工人崗位上工作且在原勞動保障部勞社部發〔2001〕20號文件下發之前依法解除勞動關系的,或者50周歲時其曾在用人單位工人崗位上的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合計滿15年的,原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按50周歲執行。不符合上述規定的女失業人員,原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按55周歲執行。
國家對退休年齡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繳費年限滿國家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
從2030年1月1日起,將職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個月。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不滿最低繳費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通過延長繳費或者一次性繳費的辦法達到最低繳費年限,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彈性提前退休的職工,應達到所選擇退休時間對應年份最低繳費年限;彈性延遲退休的職工,應達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齡對應年份最低繳費年限。
三、用人單位和參保人員均按照規定足額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四、其他須滿足辦理退休的條件。
符合《省政府關于規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意見》(蘇政發〔2020〕45號)規定的靈活就業人員,應當按我省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辦法先辦理就業登記, 并在就業登記地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手續。
符合規定的靈活就業人員:
1.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
2.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
3.在本省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
4.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
自2021年9月起,取消外省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在我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在我市辦理就業登記后,均可在就業登記地辦理參保手續。
江蘇省靈活就業人員就業登記“一件事”辦理登記表。
居民身份、戶口簿。
居住證、港澳臺居民居住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外國人護照、雙邊互免協議、臺港澳居民參保證明。
調檔申請表。
調檔申請佐證材料。
方式一:線上辦理 1.登錄“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上辦事服務大廳”,進入“高效辦成一件事”,點擊“就業登記(靈活就業)”立即辦理; 2.根據自身情況,填寫信息并選擇需要辦理的業務,包含5個服務事項;3.填報申請信息;4.完成線上申請;5.查詢辦件進度及辦理結果。
方式二:線下辦理 靈活就業人員參??傻饺懈骷壢松绶諜C構(便民中心)進行就業登記“一件事”辦理。經辦機構地址:點擊查看“蘇州市街道(鄉鎮)和社區(村)綜合便民服務中心社保窗口”。
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后,按照實際繳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費的50%給予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若以就業困難人員身份申請靈活就業社保補貼,需先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
按照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50%的社保補貼。
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期限一般最長不超過3年(以初次核定其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時年齡為準,下同)。其中,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可延長至退休,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實現靈活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就業困難人員。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
①身份證;②戶口簿;③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請表;④高校畢業生畢業證書(高校畢業生)。
方式一:電腦端登錄江蘇省人社網辦大廳,選擇“蘇州”地區。
操作步驟:
步驟1:個人賬號登錄,進入“就業創業→就業補貼→靈活就業社保補貼申領”。
步驟2:填寫個人信息,選擇補貼類型(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
步驟3:上傳材料(身份證、戶口簿、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請表、高校畢業生畢業證書(高校畢業生)等)。
步驟4:提交申請。
方式二:登錄江蘇政務服務網蘇州市站點,進入“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申領” 辦事服務頁面進行申領。
社保相關信息查詢
醫保個人賬戶相關信息查詢
住房公積金相關信息查詢
| 機構名稱 | 地址 | 聯系電話 |
|---|---|---|
| 蘇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姑蘇區平瀧路251號城市生活廣場 | 69820445、65577223 |
| 姑蘇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姑蘇區解放東路117號 | 68723210 |
| 高新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高新區獅山路22號人才廣場 | 68083038、68756391 |
| 吳中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吳中區越溪塔韻路178號人力資源大廈 | 65688921、65687987 |
| 相城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相城區慶元路168號政務服務大廳1樓 | 67591971 |
| 吳江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吳江區開平路300號A樓 | 63950316、63950317 |
| 工業園區社會保險基金和公積金管理中心 | 工業園區蘇州大道東123號中新匯金大廈 | 62881198 |
| 張家港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結算中心 | 張家港市華昌路3號港城大廈1樓 | 55390653、58698823 |
| 常熟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常熟市香山北路9號 | 52718542 |
| 太倉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結算中心 | 太倉市十八港路29號 | 53989360 |
| 昆山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 昆山市前進西路1801號政務服務大廳 | 57593893、57593983 |
符合《省政府關于規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的意見》(蘇政發〔2020〕45號)規定的靈活就業人員,應當按我省就業和失業登記管理辦法先辦理就業登記,并在就業登記地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手續。
符合規定的靈活就業人員:
1.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
2.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
3.在本省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
4.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
自2021年9月起,取消外省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在我市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人員在我市辦理就業登記后,均可在就業登記地辦理參保手續。
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登記地自愿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基本醫療保險費。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可在省公布的當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之間選擇繳費基數檔次,按20%的繳費比例繳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省公布的當年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下限,繳費比例為單位和在職職工繳費比例之和,同時繳納大額醫療費用社會共濟基金。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應按規定時間繳費,未按時繳費的,不得違規補繳。
靈活就業人員在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期間,因產前檢查、住院分娩或者因生育而引起的流產、引產,以及分娩住院期間診治生育引起的并發癥、合并癥的,所發生的符合職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按照職工生育保險的待遇標準,由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
醫療保險繳費年限不符合靈活就業待遇享受最低繳費年數的靈活就業人員,可繼續繳納至規定年限或按規定基數的5%乘以不足繳費年限計算補繳金額,一次性補足后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退休待遇。
1.社會保險補貼按照“先繳后補”的原則,補貼自申請當月起開始享受;申請時間之后如存在斷繳情況,補繳后方可發放。
2.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社保補貼與企業吸納社保補貼期限合并計算。
3.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與失業保險待遇(失業金、失業補助金、失業保險支付的醫保待遇等)不能同時享受。
根據《蘇州市自由職業者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實施細則》的規定,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社會保險并正常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個體工商戶及其雇工可以繳納公積金,本實施細則自2021年7月20日起施行。
可以,港澳臺同胞和取得《外國人永久居留證》的外籍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根據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